蒙古发现0.7亿年婴儿原角龙 集体死于巢穴中(3)

此前在该考古挖掘遗址发还发现著名的“斗龙”考古案例,一只原角龙和一只迅猛龙的尸体保存在一起,暗示着它们生前遭受了一场同归于尽的致命打斗。法斯托维斯基指出,像原角龙和山羊体形大小的成年食草类恐龙会用大量的时间抵御饥饿的掠食者。

在一项独立性研究中,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生物进化和生态系的拉尔斯-施密茨(Lars Schmitz)和同事研究了原角龙和其他恐龙化石周围的骨骼,研究结果显示原角龙和其他食草性恐龙具有日夜活跃习性。迅猛龙是一种夜间活动的掠食者,因此在白垩纪末期迅猛龙经常会在夜晚袭击原角龙巢穴中的未成年恐龙。

施密茨指出,尽管未成年恐龙和它们的父母拥有较灵感的感官系统,能够探测到掠食者的接近,夜晚遭受掠食者的攻击概率仍高于白天

 
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在考古界当中有许多超出人类认知的考古遗迹发现,也也随之而来发现了许多诡异的考古文物,甚至还发现了吸血鬼的骨架...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725
  • 大约3200年前,两支军队在波罗的海附近的一处河流渡口发生了冲突。然而,教科书中并没有关于这场战争的记录,因为在...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362
  • 这些遗址和文物一方面反映了3000多年前的社会生活状况,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的文明程度和工艺水平。着名的司母戊大鼎就是...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245
  • 这些遗址和文物一方面反映了3000多年前的社会生活状况,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的文明程度和工艺水平。着名的司母戊大鼎就是...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160
  • 考古奇闻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