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纪王崮一带十分荒凉,即便在今天通电、通水、通缆车的情形下,冬天在崮顶常住都难。难以想象2500年前,这么多人在上面如何吃、住、生息?
据介绍,陪葬坑内,有一名不到10岁的孩童,他是谁?另外现场还留有大片灰烬状东西未及清理,这又是做什么用的?是祭祀还是殉人的埋葬场?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教授、博导任相宏说:“这次考古的意义非常大,因为在沂蒙山的腹地,历史只是纸上的文字,人们一向认为人烟稀少,而考古实践将填补这段历史,也必将对当地经济起到拉动作用。”
尤其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纪王崮一带十分荒凉,即便在今天通电、通水、通缆车的情形下,冬天在崮顶常住都难。难以想象2500年前,这么多人在上面如何吃、住、生息?
据介绍,陪葬坑内,有一名不到10岁的孩童,他是谁?另外现场还留有大片灰烬状东西未及清理,这又是做什么用的?是祭祀还是殉人的埋葬场?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教授、博导任相宏说:“这次考古的意义非常大,因为在沂蒙山的腹地,历史只是纸上的文字,人们一向认为人烟稀少,而考古实践将填补这段历史,也必将对当地经济起到拉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