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史上最著名的盗墓者(13)


  
  “淘沙官”——史上专职盗墓官员
  
  刘豫在“儿皇帝”的任上,敛财有道,除了上税,盗墓也是他主要的生财手段。
  
  刘豫可能很知晓古代盗墓史,学起了三国时的盗墓狂人曹操,设置了专门的盗墓机构和官职——“淘沙官”,这也是中国盗墓史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有明确文字记载的“官方盗墓机构”。曹操的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算是中国第一个,也是唯一的“军方盗墓机构”。
  
  “淘沙官”与曹操所置的“摸金校尉”,是一个意思。金在自然界中是以游离态存在的单质金,一般混杂在沙粒中。只要将其从沙子中分离出来即可。古人常采用“沉淀法”进行生产,最常见的是将金沙放在专用筛子里过滤出金粒,即所谓“淘金”,或“淘沙”。专门从事金子生产的人,便叫“淘金者”,或“淘沙者”。
  
  可见,刘豫将自己负责盗墓的官员命名为“淘沙官”,是相当形象和准确的。
  
  《宋史·刘豫传》(卷四百七十五)记载,绍兴二年(1132年)四月,河、淮、陕西、山东都驻满了北方的军队,
  
  刘豫的儿子刘麟征召登记乡兵十多万,组成“皇子府十三军”。在军队,他分别设置河南淘沙官、汴京淘沙官,将开封、洛阳这些当年北宋东西两京的荒坟古冢,盗掘得一干二净。
  
  原话是这样的,“(绍兴二年)四月时河、淮、陕西、山东皆驻北军,麟籍乡兵十余万为皇子府十三军。分置河南、汴京淘沙官,两京冢墓发掘殆尽。”
  
  对于淘沙官设置,从上面来看,是刘豫的儿子刘麟设置的,但实际不是这样,是他老子指使的。
  
  两路“淘沙官”的盗墓业务分工
  
  说到这对父子也真有意思。据清人丁傅靖辑《宋人轶事汇编》(卷二十)中转引元王恽《秋涧集》一书中的说法,当年刘豫未发迹的时候,有一天看到一只白龙出现在其妻子家的大镜里,但这条龙没有鳞和角。刘豫老丈人也看到了这异象,于是把女儿许给了他。
  
  不久,刘豫妻子生了两个儿子,于是一个起名刘麟,一个起名刘角。算命先生说,等这两个孩子长大了,刘豫就会大富大贵。当然这是刘豫当了“大齐皇帝”后的附会之言,但儿子刘麟长大后,确实成了刘豫的得力助手,没有刘麟,他可能也做不了“皇帝”。
  
  宋人宇文懋昭所撰《大金国志》中,对刘豫设置专业盗墓机构也作了说明——
  
  “以刘从善为河南淘金官,发山陵及金人发不尽棺中水银等物。以谷俊为汴京淘沙官,发民间埋窖及无主坟墓中物。”
  
  《大金国志》的记载虽然也较简单,但相当到位。河南淘金官刘从善,与刘豫一样,也是北宋降金的叛臣,他负责的盗墓机构主要负责盗掘皇陵,对金人盗陵时没有取走的财宝进行二次盗掘,民间盗墓贼的术语叫“滤坑”。刘从善还收集用于尸体防腐的水银。当时是把尸体倒挂起来,让体内的水银倒流而出,下面放置碗盆什么的接着。
  
  汴京淘沙官名叫谷俊,史上对这个人介绍不多,刘豫安排给他的任务,主要是盗掘民间无主坟,还有民间窖藏的财宝。当时,一些有钱人家看到当时兵荒马乱的世道,都把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金银元宝、金条、玉器等贵重细软,埋到地下藏着。刘豫看准了这事,于是专门吩咐手下,让知情人报告线索撬地窖。
共22页: 上一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喜欢看盗墓题材小说的人,对于黑驴蹄子这个东西肯定不陌生,毕竟是盗墓必备啊,遇见粽子,一个黑驴蹄子过去比什么都管...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5
  • 小说《盗墓笔记》中的九龙抬尸棺神秘莫测,传说这是东夏国万奴王的棺材,九条龙并不是现在我们所认为的那样,八条龙在...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6
  •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关于诸葛亮墓的说法也是众说纷纭,诸葛亮墓位于现在的陕西省汉中市勉县的定军山脚下,...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3
  • 战国女尸是发生在1994年的中国荆门的一件惊天盗墓案,对考古的研究有着重大的影响。战国女尸距离现在已经是有2300多年,...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3
  • 历史野史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