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史上最著名的盗墓者(14)


  
  由于刘豫父子的所作所为太过分了,社会影响恶劣,民怨沸腾。以至于有人骂起了金人竟给他们立了这么一个尽干恶事的“皇帝”。金太宗听到了下面的反映后,觉得这个傀儡大齐政权也没有什么利用价值了,金太宗当机立断,下诏废了他。当然,还是很给他面子的,还封他为“蜀王”,刘豫的“盗墓业务”也就此收摊了!
  
  9最没道行的盗墓者杨辇真珈
  
  北宋皇陵被盗掘,南宋皇陵也未能幸免。南宋皇陵是在元初遭盗掘的,这也是中国帝王陵寑被盗掘事件最悲惨的一次。南宋皇陵实为为“攒宫”,即为攒集梓宫,暂葬地。考虑以后迁回河南巩义祖陵区内,所以棺椁葬得比较浅,盗掘起来很容易。盗掘南宋皇陵的是叫杨琏真珈的西域和尚(蕃僧),作为一个出家僧人,本该好好修行,但他不事佛法,毫无道行,坏事做尽,是出家人和盗墓者里的双重败类。
  
  在中国盗墓史上,僧人盗墓并不鲜见。如袁枚的《子不语》“掘冢奇报”中,便出现了僧人的影子(详见本书《秘笈篇•“咒语盗墓术”一说到底是真是假》、《后果篇•盗墓者多遭报应不得好死》诸章节)但如杨辇真珈这般丧尽天良的十分罕见。其罪行,史上记载也很清楚。
  
  元朝统治者作为外族,在执政中原后,对过去在汉人眼里是同样身份的藏族人颇为器重,杨辇真珈便深受忽必烈的青睐。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杨辇真珈被任为江南释教总摄(相当于总管江南地区佛教事务的官员)。
  
  宋末元初人周密所著《癸辛杂识》、元末明初黄岩人陶宗仪所著《南村辍耕录》,均记载有杨辇真珈盗南宋帝王陵的记述。《南村辍耕录》(卷4)称:“岁戊寅,有总江南浮屠者杨琏真珈,怙恩横肆,执焰烁人,穷骄极淫,不可具状。十二月十有二日,帅徒役顿萧山,发赵氏诸陵寝,至断残支体,攫珠襦玉柙,焚其胔,弃骨草莽间。”
  
  当时杨辇真珈伙同僧人允泽等人,带人到陵区。当时负责护陵的罗铣坚决阻止,允泽听不劝阻,抽出刀来就要杀掉罗铣。在这种威逼之下,杨辇真珈一伙人才得以进入陵区,开始“盗墓作业”。
  
  南宋一段历史是很糟糕的。1127年5月,赵构在南京(今河南商丘)称帝,至1279年陆秀夫背着小皇帝赵昺跳海灭亡,共历152年。南宋先后有九位皇帝,六位葬于浙江绍兴宝山,分别宋高宗赵构的永思陵、宋孝宗赵眘的永阜陵、宋光宗赵惇的永崇陵、宋宁宗赵扩的永茂陵、宋理宗赵昀的永穆陵、宋度宗赵禥的永绍陵。末三帝葬在哪,要么失考,要么在异地(深圳)。
  
  杨辇真珈没有放过一座能找到的帝王陵,连后妃大臣墓、民冢都未能幸免,盗掠去了无数财宝。《元史•世祖本纪》(卷17)有如下表述,“初,琏真加重赂桑哥,擅发宋诸陵,取其宝玉,凡发冢一百有一所,戕人命四,攘盗诈掠诸赃为钞十一万六千二百锭,田二万三千亩,金银、珠玉、宝器称是。”
  
  具体被杨辇真珈盗走的宝物有,徽宗陵的“马乌玉笔箱”、“铜凉拨锈管”,高宗陵的“真珠戏马鞍”,光宗陵的“交加白齿梳”、“香骨案”,理宗陵的“伏虎枕”、“穿云琴”、“金猎晴”,度宗陵的“玉色藤丝盘”、“鱼景琼扇柄”,还有大量的黄金、白银。
  
  在毁陵盗宝之外,还有最令人发指的事情。
共22页: 上一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喜欢看盗墓题材小说的人,对于黑驴蹄子这个东西肯定不陌生,毕竟是盗墓必备啊,遇见粽子,一个黑驴蹄子过去比什么都管...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5
  • 小说《盗墓笔记》中的九龙抬尸棺神秘莫测,传说这是东夏国万奴王的棺材,九条龙并不是现在我们所认为的那样,八条龙在...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6
  •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关于诸葛亮墓的说法也是众说纷纭,诸葛亮墓位于现在的陕西省汉中市勉县的定军山脚下,...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3
  • 战国女尸是发生在1994年的中国荆门的一件惊天盗墓案,对考古的研究有着重大的影响。战国女尸距离现在已经是有2300多年,...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3
  • 历史野史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