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夸裴度大度,而大度来自于大智,大智就是准确的判断和选择。裴度对比了此事的两种消极后果。第一种是盗印者为私人利益给文件盖章,给中书省的名誉和唐王朝的利益,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第二种是,如果在下落不明的情况下立即进行追查和缉拿,那么,消极作用就会被无限放大,官印被毁坏,职能部门丧失最重要的智能部件。
不过度介入
反有助于控制事态
第二种的消极作用远大于第一种。印章保全比盗印者是谁更重要。
在这个判断的基础上,裴度做出选择:不过度介入,暂时无作为,平静地等待事态回到正常的层面上来。这样一来,虽然一时抓不到盗印者,却无形中控制了盗印者的行为,引导他将官印放回原地。
有时候,对事态不做过度介入,反而更能控制事态。从这点来看,裴度可说是大唐史上了不起的神探,神探不只是弄清真相,还要能全程控制事态的发展。
孟子:读古人书就是纵向扩大社交圈
百家经典
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
《孟子·万章章句下》
享用了好吃的鸡蛋,不一定要知道生蛋的母鸡是谁,但孟子似乎不主张这样,孟子是个讲情义的人,他很尊重那些为人们提供了美好精神食粮的先贤,觉得在享用了产品之后,一定要了解和尊敬产品的生产者。
你看孟老师怎么说:吟咏着前人写的诗歌,阅读着古人写的著作,却不去了解他们,这样行吗?当然不行,因此,一定要了解古人当时的行动和事迹,研究他们生活的那个时代。这就是穿越时空,往上追溯和古代的圣贤交朋友。
这条理论总结起来就是“知人论世”。换到现在,就是了解所谓作品的时代背景,熟悉作者生活的时代环境,有助于更深地解读其作品。朱熹对这条有解释:“不可以不知其为人之实,是以又考其行也。”不能不知道作者为人的实际情况,据此考察作者的行为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