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在我国甘肃省的平凉地区,由于地处六盘山东麓,这个地区常常出现强对流天气,下冰雹的机会较多。在那里,余晔及其团队研究发现,当地下冰雹之前的几分钟,常伴有雷电出现。
他们就试图通过人工引雷的方式,使得雷电提前释放,这样会让冰雹体积缩小,从而减小冰雹的危害程度,同时,还可以做短时的冰雹预警。余晔说:“那时做人工引雷,主要和雷电防灾相关,目的在于将灾害可能引发的损失降到最低。”
相关的模拟计算也表明,对冰雹云进行人工引雷可以使冰雹削减、降水增加。这样在一定条件下,人工引雷有可能成为人工影响天气过程的一个有效手段。

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的科学家用引雷火箭制造出闪电奇观。
-记者童岱
火箭引雷洞悉雷电内在
“人工引雷能够让科研人员有机会接近这种奇特的自然现象,通过这种技术手段,去了解雷电发生机制及物理过程。”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雷电灾害防护专家陈善敏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他谈到,人工引雷的概念,可能对于一般人而言比较模糊,事实上这就是人工消雷的方式之一。像很多高层建筑上的避雷针,就是人工引雷的一种,将雷电以人为提前设计的路径将其引到地下,防止雷电可能产生的危害。
“科研人员做人工引雷的实验,不仅仅是为了防灾,还‘另有所图’。”余晔说,这主要能起到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可以观测雷电是如何形成的、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从而观察雷电从诞生前到释放的特性;另一方面,这种实验可以观测到雷电释放的电流强度,以及电磁场强度,还有雷电对电子设备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