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外星文明的历程演变:曾尝试利用鲸歌(3)

假设交流系统的复杂性可以用信息的复杂性来衡量,那这就涉及到一个称为“信息论”的数学领域。该理论最早用于测定通过电话线传输的信息量。贝尔实验室的克劳德·香农(Claude Shannon)在1949年提出了信息论,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现在该理论已经在众多领域广泛应用。

劳伦斯·多伊尔(Laurance Doyle)是SETI协会宇宙生命研究中心的主要研究者,同时也是美国航空航天局开普勒任务科学组的成员。他和来自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布伦达·麦考恩(Brenda McCowan)、肖恩·汉瑟(Sean Hanser)决定采用信息论的方法对瓶鼻海豚的交流方式进行研究,观察它们的声音交流系统能传送多大的信息量。信息量的大小取决于信息发生频率的分布,即“信息熵”。

有关这方面研究的一个早期例子是齐夫定律(Zipf's Law)。该定律以一位哈佛语言学家的名字命名,他将小说中出现的英文字母按出现频率(对数刻度)进行绘图,得到一条差不多45度,斜率为-1的直线。换句话说,最常出现的字母比次常见的字母出现频率高10倍;而次常见字母的出现频率则是第三常见字母的10倍,并以此类推。他还对中文字符、英语单词和俄罗斯音素等进行了类似的分析,也都获得了斜率基本为-1的频率分布图。

这些结果显示,齐夫定律似乎可以用来描述语言中必要成分的分布。科学家用瓶鼻海豚的声音信号制作了齐夫斜率图,获得了斜率为-1的直线。这意味着海豚的声音交流系统可能包含着复杂的关系规则(在人类的交流系统中,这种规则被语言学家称为“语法”)。对婴儿咿呀学语时的声音信号进行分析则发现,其斜率比齐夫定律中的平缓得多。在海豚幼崽中也记录到了与人类婴儿相似的声音频率分布图。这告诉我们,在海豚很小的时候,它们也会咿呀学语,到成熟时才掌握“语言”。

科学家在座头鲸身上进行了同样的研究。座头鲸是具有复杂社会性的动物,它们与海豚一样,也十分依赖声音交流系统,而更少依赖姿势或面部表情。在人类之前的几百万年前,座头鲸就已经发展出了全球性的交流系统。

共6页: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霍金居然是外星人?寻找外星文明只为回家。人类科学史上成就仅次于牛顿、爱因斯坦的伟人霍金,竟被发现是外星人种,他...
    奇闻怪事奇闻指数:617
  • 银河系如此古老,因此每一个角落都理应被外星文明访问了许多次。但他们到今天为止仍没有出现在我们面前。对于这种大静...
    奇闻怪事奇闻指数:334
  • 安德里亚说:一旦升空之后,飞行器内部的喷气发动机或火箭装置将被点燃,推动飞行器高速前进。据称,1944年2月,该飞碟...
    奇闻怪事奇闻指数:657
  • 它们被一些人看作是外星人造访地球、时空旅行者以及亚特兰蒂斯这样的失落文明的证据;它们的存在似乎是向我们证明,有...
    奇闻怪事奇闻指数:1944
  • 奇闻怪事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