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家韩愈的求官路真是霉运多(3)


直指李实,奏明皇上。既然如此,当初韩愈之所以投书李实,大概是多年潦倒之后,人已变得慌不择路,急不怪人!所以,韩愈自己把这称为“上下相须,先后相资”……
  
  由此可见,韩愈一生沉湎官场,进了又退,退了又进,不甘愈思进,一生折腾了若干回合。实际上,他写《上李尚书书》,是实属无奈。谁都知道,即使满腹经论,没有展示的舞台,无异于纸上谈兵,这有点像“曲线救国”。虽说了一些假话,但只是一块敲门的砖头。有了一席之地,才能施展抱负,造福百姓。囿于唐代科举制度,想当官和考举人一样,仅凭个人才气、学识是不行的,还要靠“觅举”,要“觅举”就要撕破脸皮,为达官显贵歌功颂德,哪怕这个达官显贵是个奸佞之徒,也情愿。这也许是韩愈在寻求心理上的一个平衡点吧。  
  

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谈到哥白尼,影响最深的就是日心说,而说到哥白尼是怎么死的,第一印象就是被教会烧死的。在当时还是天圆地方,地心说...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4
  •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如此深厚的文化离不开古代文人们的功劳,在古代有很多的诗人创作出了脍炙人口的诗句,他们的诗一直...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5
  • 凿壁偷光的意思是在与邻居相邻的墙壁上凿出一个洞,然后光透过那个洞,就能学习了。如果有人被凿壁偷光来形容,那说明...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6
  • 话说这天下之中长得俊美的人,如果是女子的话,那没的说。但是如果一个男子都要用花来称赞他的相貌,那我们都无法想象...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7
  • 历史野史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