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东西方基因交流有待探索(2)

基因交流事关现代人类起源

  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更新世时期,欧洲与中国的人群发生过融合或者基因交流,但是对欧洲人群进入中国,发生混合与基因交流的时间、可能的扩散方式,以及对中国现代人群的影响等具体细节还不清楚。这对于古人类学来说意味着什么?

  张银运、刘武、吴秀杰:我们之所以研究“中国西北地区古代人群头骨的欧洲人种特征”问题,不仅仅是想阐明古代人群的迁移历史,而主要是由于探讨现代人类起源问题的需要。关于现代人类的起源,有两派学说,一是非洲起源说,另一是多地区演化说。按照多地区演化说,东亚的现代人类是由当地古人类连续演化而成的,同时有与外来人群的混合,就是说,有基因交流。这两派学说争论了数十年,至今不分胜负。远古时期的人类化石材料较稀少,要从这些化石材料中寻找远古人群的基因交流证据,难度较大,即使可能,技术也复杂。全新世考古遗址出土的人类遗骸数量多,能提供更多的信息。利用这些材料探讨东西方人群之间的基因交流程度和变迁历史,可以用来推断现代人起源连续演化说的可信程度,也丰富了这个学说的内容,进一步了解人类演化的具体细节。

  中国社会科学网:目前,研究古代人类人种特征、古代人群基因交流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张银运、刘武、吴秀杰:人种鉴别,对活体,相对容易些,如肤色、发色、鼻梁高低等等,一般人都会看得出。头骨材料则要复杂些,要根据多个特征综合考虑才有鉴定结果。我们现在是用这些特征来说明基因交流,并不是用这些特征来鉴定种族。这怎么讲?举个例子,某现代人头骨鼻梁特别高,显然是欧洲人种的特征,但这个头骨的其它特征都是蒙古人种的;我们可说,这个个体是属于蒙古人种,但带有高鼻梁这个特别的特征,这意味着这个个体具有欧洲人种基因。在我们的研究中,根据面部的4项测量特征,用属于欧洲人种的数据范围来查找每个头骨标本是否具有欧洲人种基因。当然,这个头骨也许只有一项或两项欧洲人种特征,不能因此把这个头骨说成是欧洲人种的。

共5页: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世界上发现过很多的木乃伊,其中最早的木乃伊就是冰人奥兹。他死于5300年前,在阿尔卑斯山被发现,后经研究是被人谋杀...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438
  • 马王堆是一个墓地,很早前出土了一位马王堆女尸辛追。辛追去世两千多年,出土时面貌保存完好,皮肤还有弹性。马王堆女...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446
  • 在网剧《鬼吹灯之精绝古城》中,鬼洞族的秘密让很多人都十分感兴趣。精绝古城中的鬼洞族为何会被毁灭呢,而精绝女王又...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936
  • 众所周知,中国是世界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而中国的文明遗迹不仅仅都是帝王墓之类的,中国也有类似古玛雅的远古遗迹,...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725
  • 考古奇闻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