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早先并非一个吉祥的节日(2)

  习俗:佩艾、采药、避瘟、保健、祭神与凭吊屈原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端午节逐渐演化出一系列的民俗,囊括仪式、饮食等各个方面。据萧放了解,端午节习俗主要包括佩艾采药、避瘟保健,裹粽竞渡、祭神与凭吊屈原,斗草送扇、归省探亲等活动,具体在南北方又略有不同。

  或许正是因为端午节起先并非吉祥节日,人们会采取很多避忌的手段,比如饮菖蒲雄黄酒、“悬艾避瘟”。还会用艾草做成人形,悬于门户之上“以禳毒气”,清代江南民间将之称为“健人”,其保健意义不言自明。同时,民间多用五色线系在小儿手腕上,男左女右,称为“端午索”或“长寿线”。

  至于与端午节联系紧密的粽子则属于南方民族传统食物与祭品。梁朝《续齐谐记》明确记载,五月五日楚人以竹筒贮米,投水以祭屈原,后因避蛟龙窃食,在竹筒上塞楝叶,并缠彩丝。后世改为菰叶包裹,有的地方在糯米中裹以一棵红枣,象征屈原爱国的赤胆忠心。

  娱乐性是节日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荆楚岁时记》记载:“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萧放介绍,斗草有两种方式,一种唯互以草名对答,对不上为输;一种比试草的韧性,以强健为胜。

  另外,端午节还有一个有趣的送扇节俗,唐代便已出现,并在当时成为风气。宋明以后端午节亲友之间除了馈赠粽子、香囊外,还以扇子为节礼。

  传承:节日需真正回归百姓生活

  到了现代,端午节的形态也发生了一些改变。在古代,人们将端午节视为家庭伦理、社会交往的重要机会,全面参与。当今由于文化环境的变化,人们的生活节奏与传统社会已大不相同,端午节的地位也在逐渐“降低”,目前在乡村社会或城市中有传统意识的居民、有意识保护传统的文化人仍重视它之外,端午节已成为一个平常的假日。

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美国是一个经济非常发达的国家,不管是在经济方面还是在政治文化方面,他的管理都是非常的有特色,但是各种各样的总统...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83
  • 花园口决堤,被称之为是世界惨案之一。所以它还有一个名称,叫做花园口惨案。事件发生于1938年的5月19号,日军侵略中国...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307
  • 黄继光是出生在四川省的一个小山村里面,他在小的时候家里是非常贫穷的,而且当时的时候他的父亲经常会受到一些地主的...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47
  • 在我们科学家的研究历史中都有着无法理解的问题所在,而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就是地理学与生物学领域至今无法攻克的难题...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22
  • 历史野史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