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夜食症”原因:生物钟基因失调(3)

  萨钦潘达教授说,大约1%~2%的人有此问题,典型症状是夜里进食欲膨胀,不吃无法入睡等。由于夜间零食通常是垃圾食品、热量很高,因此该症状不但影响睡眠,还很容易导致肥胖。

  研究者认为,这周期1和2基因,协同作用来确保进食和睡眠保持同步,任何一个基因出了问题都会打乱二者的周期。“长期以来人们都不把夜食症当成是真的疾病。”萨钦潘达教授说,“但这项研究能提出许多关于这些周期如何调控的问题。”

  所以,看了结果有点感慨的夜宵爱好者们,可以稍许坦然些:夜宵难耐,真的不是你们的错——娘胎里带来的。

  对于改变,或许我们可以通过其他的生物手段,帮助避免日日夜宵带来的负面后果。比如,像满世界飞的商务人士,经常需要调时差,非常痛苦。目前生命科学界已经能够做到,通过一种药物,调节人体内生物钟基因对光的敏感度,从而人为地分泌感光蛋白,诱导体内的信号传递通路,调节生物钟,使人更快适应时差改变

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外形百变的神秘异形枪可以伪装成任何人们常见的武器,大致将其为伪装枪、匕首枪、超微型枪和特种枪等四大门类。这些枪...
    科技探索奇闻指数:346
  • 绣球花因为花型长得像绣球所以命名为绣球花,中文学名八仙花。绣球花有毒吗?绣球花长得非常美丽,可以随着温度的变化...
    科技探索奇闻指数:309
  • 九头身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指头与身材比例达到1:9,堪称黄金比例完美身材,要求身高最少也要172cm才能达到这个标准。娱乐...
    科技探索奇闻指数:352
  • 薛定谔创建量子力学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是他对量子力学有诸多质疑。1935年发表的薛定谔的猫佯谬遭到众多的质疑。...
    科技探索奇闻指数:333
  • 科技探索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