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少英雄气概的晋朝(5)


  
  揭露了吕长悌,就等于揭露了司马氏,而危及司马氏就得死。可嵇康这样做,并非为了政治,他已经懒得再理会政治了。他是为了友谊,他自责于朋友之死,愿以这样的方式,陪同朋友去死。后来,司马氏有见于此,也很尴尬,“寻悟而恨焉”,恨谁?当然全部归罪于钟会,那是后话了。
  
  总之,在钟会的引诱下,嵇康被捕入狱,他在狱中写了一首“幽愤诗”。
  
  在这首诗里,他对自己一生作了反思,少儿时,他在母兄之爱下,自由自在,在一种“有慈无威”、“不训不师”的环境里成长起来。成人后,就更加“自放”,“托好老庄”,而有自由之思想;“贱物贵身”,而有独立之精神。
  
  因此啊,他自由地发表言论,不知得罪了多少人。他曾随隐士孙登,一起游了三年,临别时,请孙登赠言,孙登说他,有独立之才,却不识时务,灾祸难免。他身陷囹圄,想起孙登留言,便在诗中写道:“昔惭柳惠,今愧孙登。”
  
  尽管如此,可他还是要自由,此次如能出狱,他会远离王朝,不再在王权脚下打铁,到山林去,“采薇山阿,散发岩岫,永啸长吟,颐神养寿”。
  
  但是,嵇康还是被判了死刑。他将刑于东市,有太学生三千人,刑场请愿,请求作嵇康的学生,请以为师,司马氏弗许。
  
  临刑时,嵇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如此从容赴死,真可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矣,它使日本武士道的看透生死都显得小气,使带着美去死都显出装饰意识,这样的死,仿佛新生,如李白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嵇康之死,乃我国人格独立之伟大悲剧,其崇高尤胜于哈姆雷特王子。王子复仇,尚要借助幽灵,而嵇康绝交,纯出于自由之思想和独立之精神。
  
  故嵇康之崇高,可与荷马史诗相比,阿喀琉斯以自由意志对抗阿加门农的王权主义,此一举,决定了西方文明的本质,当阿喀琉斯放弃财富,为友谊而战,在战斗中死去,连宙斯亦为之叹息,并从中看到了人类的本质。
共6页: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美国是一个经济非常发达的国家,不管是在经济方面还是在政治文化方面,他的管理都是非常的有特色,但是各种各样的总统...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83
  • 花园口决堤,被称之为是世界惨案之一。所以它还有一个名称,叫做花园口惨案。事件发生于1938年的5月19号,日军侵略中国...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307
  • 黄继光是出生在四川省的一个小山村里面,他在小的时候家里是非常贫穷的,而且当时的时候他的父亲经常会受到一些地主的...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47
  • 在我们科学家的研究历史中都有着无法理解的问题所在,而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就是地理学与生物学领域至今无法攻克的难题...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22
  • 历史野史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