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为政先求利民”(6)

1881年2月24日,以左宗棠在新疆的布防为后盾,经过曾纪泽据理力争,清政府与俄国签订《中俄伊犁条约》。这一条约虽然依旧是不平等条约,但相比崇厚所签的条约,中国争取回部分主权和领土。曾纪泽与俄国签约的当天,左宗棠正好抵达北京。虽然左宗棠全复疆土的愿望没有实现,但他确实为收回伊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治理新疆,“为政先求利民”

左宗棠能够迅速收复新疆,得益于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持。他们传递情报、捐送粮食,给西征军的行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新疆人民支持西征军,一个重要原因是阿古柏政权横征暴敛,致使民不聊生。

在南疆,阿古柏采取极端野蛮和残酷的手段,实施民族压迫、经济剥削。所有地方和军队的官员都由自己部族的人担任,他们可以随意抢夺居民的财物,甚至抢夺他们的妻女。据《新疆图志》记载,维吾尔幼女自8岁以上都被奸淫,维吾尔家长死后,家产都被夺走。阿古柏也在北疆“大杀回汉居民”,各族同胞无不痛恨万分。

左宗棠治理新疆,第一条就是强调汉族和少数民族要平等对待。他在率部进驻陕甘期间,曾上奏朝廷,特别声明“只分良匪,不分汉回,为久远之规、制贼之本”。对于少数民族的利益,左宗棠十分照顾。1874年,正是在他的大力斡旋下,清政府才同意甘肃单独设立科举乡试考场,而且允许甘肃乡试的一科是汉回合试,另设一科用“良”字编号,专取回族士子。

为了恢复被阿古柏破坏的百姓生计,左宗棠主张“为政先求利民”,在惠及百姓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首先是推出屯田政策。由于英国、俄国的虎视,新疆必须维持足够的军队,但军队的供养不能转嫁给当地百姓。因此,左宗棠实行屯田,让军队自己生产,养活自己。对屯田所种的粮食,左宗棠采取照价收购的办法,调动了士兵屯田的积极性。收购所剩下的粮食,官兵可以自由与民众买卖。新疆广阔的天地和士兵充足的人力资本,使得军队生产有着极大的优势,军队不用靠吃皇粮过日子,也减轻了新疆民众的负担。

要想百姓吃饱喝足,最关键的是让百姓地里的粮食不被地主和官吏夺走。新疆原来的农业赋税管理,用的是徭役制,如同农奴制一样,农民无偿耕种土地,还要服各种劳役。左宗棠参照内地的做法,实行按亩征赋。他规定每亩地收粮1石以上,则交税1斗(1石为10斗,1斗为10升)。后来,他又将不同的地亩进行分别对待,再次减少税赋。比如,新疆土地宽广,2亩可算作1亩,上等地征收8升,中等地征收5.5升,下等地征收3升。

新疆多年战乱,民众流失较多,为鼓励移民兴疆,左宗棠又制定特别的激励制度,新来的移民可以缓交粮税,先交六成,以后再续交。考虑维吾尔族百姓不识汉字,左宗棠又颁布律条,要求所有粮税清单,都同时使用汉维两种文体,让维吾尔族百姓一目了然。这一改革,极大激发了维吾尔族民众的生产热情。1879年,新疆共征粮税26万余石,较之原来增长了10万余石。

共9页: 上一页123456789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左宗棠是晚清的民族英雄,一生为了国家而鞠躬尽瘁,最后还是无力救国,大家知道左宗棠是怎么死的,左宗棠之死真相有是...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0
  • 清朝由繁荣到灭亡经历了很长的时间,而在晚清时期是最为混乱的时候,西方列强的侵略,朝内官员的腐败还有鸦片的侵蚀。...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4
  • 左宗棠是我国历史上晚清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这么有名的一位大臣,...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591
  • 左宗棠是晚清重臣,一生为清朝的和平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等重大事件。左宗棠怎么死的呢...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41
  • 历史野史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