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为政先求利民”(9)

在驻扎西北期间,左宗棠深感只有民族平等,才能真正赢得少数民族民众的拥护。艰苦的收复新疆之战,每到关键时刻,都是靠民族团结获胜的。达坂城的维吾尔百姓冒死给西征军送情报,库尔勒的蒙古族老百姓为西征军带路渡河,库尔勒的维吾尔老百姓告诉西征军藏粮的地点,阿克苏的各族百姓关上城门拒绝叛军,却夹道欢迎西征军……这就是民心的走向。

战争取胜的因素有很多,但是人民的拥护,却是最为可靠的力量。不仅平叛需要这种力量,此后,左宗棠治理新疆,发展新疆,都得到了各族民众的真心拥护。

收复新疆其实是一系列周密的行动。早在1868年,西北地区的捻军攻入北京附近的直隶地区,慈禧太后在极度惶恐中逼问左宗棠,有何办法可以平定西北?左宗棠直言以告,“西事艰险”,5年方可以平西北,而且需要全国支持,“用东南之财赋,赡西北之甲兵”。从那时起,左宗棠心里就想着新疆——先定甘肃,再安陕西;先安陕西,再图新疆。左宗棠始终把握着依靠内地、稳步推进的战略节奏,步步为营。等到1871年沙俄占领伊犁后,他迅速做出反应,先收复紧靠新疆的肃州,插下进兵北疆的第一个楔子。此后,从攻占乌鲁木齐到攻克托克逊,看似简单,场场必胜,但每场战争,左宗棠都做好了周密的准备,有的放矢,缓急有法。

治理新疆从来都是一道历史的难题,左宗棠能够出色地书写这份答卷,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就是他个人的情怀。他是一个出身平凡的落魄书生,终身没有考取科举的最高功名,只能以举人的身份混迹官场,这终归是有点难堪的。但他的才华世所罕见,以才华报国、建功立业,是他一生孤傲的执念,也是他前行的最大动力。唯有理解了他这份赤胆忠心,才能明白他为何在68岁高龄时,毅然出关西征,奔波于大漠之间。

纵观左宗棠收复新疆和治理新疆的全过程,他大胆却心细,豪放而多情,他是在完成一个必须完成的事业,不给自己半点犯错的机会。一个平凡的人,坚持自己的梦想,最终成就国家的大业,这份忠诚与执着,在历史的关键处焕发出了最夺目的光芒。

共9页: 上一页123456789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左宗棠是晚清的民族英雄,一生为了国家而鞠躬尽瘁,最后还是无力救国,大家知道左宗棠是怎么死的,左宗棠之死真相有是...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0
  • 清朝由繁荣到灭亡经历了很长的时间,而在晚清时期是最为混乱的时候,西方列强的侵略,朝内官员的腐败还有鸦片的侵蚀。...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4
  • 左宗棠是我国历史上晚清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与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并称晚清中兴四大名臣。这么有名的一位大臣,...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591
  • 左宗棠是晚清重臣,一生为清朝的和平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平定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等重大事件。左宗棠怎么死的呢...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41
  • 历史野史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