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牛:传说中的美人鱼儒艮(6)

  在我国主要分布于北部湾的广西沿海。广东和台湾南部沿海以及海南岛西部沿海如八所港亦有踪迹。

  BBC组织的科考队前往莫桑比克巴扎鲁托群岛,在距离海岸9英里的位置,发现了大量的儒艮。

  生活习性

  行动缓慢,性情温顺,视力差,听觉灵敏,平日呈昏睡状。饱食后除不时出水换气外,爱潜入30—40m深的海底,伏于岩礁等处静候,从不远离海岸到大洋深海去。对海温有一定的要求,不去冷海。对冷敏感,水温低于15℃,易染肺炎死去;水质差也易罹皮肤溃疡、内寄生虫等。

  食性:儒艮仅摄食海床底部生长的植物,深度约在1到5公尺左右,以多种海生植物的根、茎、叶,与部分藻类等为食,常会吃掉整株植物。它们不会使用门牙来咬断海草,而是以其大而可抓握的吻来摄食。有时它们会留下一条啃食过的痕迹,当退潮时海草林露出水面即可见到。儒艮一般白天或晚上皆会进食,但在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则多半在晚上觅食。每天要消耗45公斤以上的水生植物,有很大一部分时间用在摄食上。觅食海藻的动作酷似牛,一面咀嚼,一面不停地摆动着头部,所以又有“海牛”一名。

  喜成群活动,以2~3头的家族群活动,虽然常单独行动,但也会组成6头左右的小群体,有时会达数百头以上。在隐蔽条件良好的海草区底部生活,定期浮出水面呼吸。生性害羞,只要稍稍惊吓,就会立即逃避。从不远离海岸。行动速度不快,一般每小时2海里左右,在逃跑时也不过5海里。一般每1至2分钟浮至水面一次,但有时会潜水达8分钟以上。上浮时仅将吻部尖端露出水面,下潜时会像海豚一般整个身体垂直旋转1圈。一般而言每天会游动25公里左右的距离。

共6页: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世界各地经常出现关于美人鱼的报道,不过也有人说那些生物其实是儒艮。至于儒艮为什么叫美人鱼,大概是因为儒艮经常抱...
    自然之谜奇闻指数:729
  • 1938年,在东欧波罗的海东岸的爱沙尼亚朱明达海滩上,一群赶海的人发现一个从没见过的奇异动物:它的嘴部很像鸭嘴,胸...
    自然之谜奇闻指数:1460
  • 每种动物都有其自身的脸部特征和体形特征。猫和狗的脸形就不一样,猪和牛的体形也不相同。而作为万物之灵的人,更具有自...
    自然之谜奇闻指数:395
  • 在中国的传说中,存在一种非常恐怖的生物--水鬼。在老人们的眼中,水鬼是非常可怕的,它也叫水猴。据说投水自杀或者意...
    自然之谜奇闻指数:528
  • 自然之谜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