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朱元璋身世之谜 明朝史书是怎么写的(4)


   其实,这位作者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宋元以来的封建社会,平民百姓没有职名的,除以父母的年岁相加或者出生的日期作为称呼外,还有以行辈命名的。清代俞樾《春在堂随笔》卷五即云:


    徐诚庵大令为余言:“向见吾邑《蔡氏家谱》有前辈书小字一行,云:‘元制:庶民无职者,不许取名,止以行第及父母年齿合计为名。’此制于《元史》无征,然证以明高皇(即明太祖朱元璋)所称其兄之名,正是如此。其为元时令甲无疑矣。见在绍兴乡间,颇有以数目字为名者。如夫年二十四,妇年二十二,合为四十六,生子即名四六;夫年二十三,妇年二十二,合为四十五,生子或名为五九,五九四十五也。”以上并徐君说。余考明勋臣,开平王常遇春,曾祖四三,祖重五,父六六;东瓯王汤和曾祖五一,祖六一,父七一,亦以数目字为名。又考洪文敏《夷坚志》所载宋时杂事,如云兴国军民熊二;又云刘十二,鄱阳城民也;又云南城田夫周三;又云鄱阳小民隗六;又云符离人从四;又云楚州山阳县渔者尹二;又云解州安邑池西乡民梁小二;又云董小七,临川人;又云徽州婺源民张四;又云黄州市民十六,其仆崔三;又云鄱阳乡民郑小五;又云金华县孝顺镇农民陈二。诸如此类,不可胜举。又载阳武四将军事云:访渔之家,无有知之者,亦不曾询其姓第,识者疑为神云。按言姓第,不言姓名,疑宋时里巷细民,固无名也。

    重八这个名字就是按照行辈的次序而取的。他属于“重”字辈,有4个堂兄分别叫重一、重二、重三、重五,3个胞兄分别叫重四、重六、重七,他年纪最小,就叫重八。既然是按辈分取名的,这个重八,就不能叫八八。

 
    这位作者主张:“其实历史本身很精彩,所有的历史都可以写得很好看。”他的这本通俗历史读物,用了很多流行文学的描写手法和表现方式,文字俏皮、幽默,确实好看。但是历史虽然是已经发生过的往事,却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不是可以任人随意打扮的小姑娘。任何历史作品,不管其表现形式如何,是学术著作还是通俗读物,都应该真实地反映历史的面貌,揭示其丰富的内涵。否则,戏说历史,真假混淆,就无助于人们认识历史,得到有益的启迪了。因此,历史作品应该写得好看,更要写得真实。真实是历史作品的生命之所在。


   耐人深思:明中都的营建与废弃

 


    记者:朱元璋其实有很浓厚的家乡情结,他在称帝之初考虑把自己的家乡凤阳建为“中都”,但终究因种种因素作罢。您能详细介绍一下这段至今已鲜为人知的历史吗?

 
    陈梧桐:许多人知道明朝有南、北两京,却不一定知道明初朱元璋曾在他家乡凤阳营建一个中都。

共10页: 上一页12345678910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说到明太祖朱元璋,中国封建历史上的勤奋皇帝、痛恨坏官污吏。但是却出现了洪武四大案,也称明初四大案,据说已杀了全...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3
  • 在《红楼梦》中,秦可卿的身世悲惨,刚出生就被抛弃,之后被收养了也是家境贫寒,后来嫁入贾府,却也早早病死香消玉殒...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2
  • 明代的一代谋臣刘基,是朱元璋手下的谋士,立下了不少丰功伟业。但是刘基之死却有不少的说法,大家对其的猜测又有不少...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0
  • 白蛇传作为流传千年的故事,一直都深受人们的喜爱。然而不止大家是否想过,白素贞作为一条蛇妖,是妖精啊,为什么总是...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0
  • 历史野史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