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扭曲难解之谜 时空扭曲可否实现星际旅行(4)

  时空扭曲

  挠场(torsion field)又称自旋场(spin field)或扭场(axion field)是物体自旋所扭曲时空结构所产生的场,这种场在过去30年来已被主要是俄国科学界大量的实验所证实。1993年俄国物理学家希波夫(Shipov)提出一套真空方程式,来讨论物理真空的种种性质。根据他的方程式所导出的挠场拥有极不寻常的特性,例如挠场不会被任何自然物质所遮罩,在自然物质中传播不会损失能量,它的作用只会改变物质的自旋状态;挠场的传播速度至少为光速的10^9倍(10亿倍);挠场源被移走以后,在该地仍保留著空间自旋结构,也就是挠场有残留效应,这些现象与水晶的气场极为类似。如果希波夫方程式是正确的话,20世纪量子力学所遗忘的挠场,可能会成为21世纪科学的前缘,它将揭开气场、超感知觉包含心电感应、透视力、预知未来、念力的神秘面纱。

  挠场理论最初源于爱因斯坦-康顿理论,在广义相对论中,若要考虑物质自旋的作用,需引入非对称的联络,即挠率不为零的情况就会导出挠场的存在,挠场的能量来源是零点能。众所周知,基本粒子的“电荷”对应于电磁场,“质量”对应于引力场,那也应有对应于“自旋”的挠场存在。挠场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它只改变物质的自旋性质;类似于引力场的高穿透性;滞后效应;轴向加速效应。用挠场机制我们就可解释电化学异常现象中的过热、核嬗变、滞后放热等效应。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江兴流教授基于实验结果,以电极的尖端效应为突破口,分析了电化学异常现象。江兴流科研组在电解实验中,观察到在电极附近有高度定向的核反应,以及过热、核嬗变、滞后效应(Heat after Death)。经过不断的探索总结出:气体放电、真空击穿及液体中的放电(电解)现象,有着共同的物理规律:由于电解过程中电极表面尖端效应产生的聚能过程,在电极表面局部产生气泡和涡旋运动,气泡的产生和坍塌过程将发生动态卡西米尔效应而提取零点能并以热能的方式释放出来;同时涡旋运动与零点能形成挠场相干而提取零点能,一方面释放热能,另一方面形成类星体涡旋结构,在涡旋中心产生高能射线、中子和高能粒子,并伴有高度定向的核反应。可见电极表面尖端处形成远离平衡态的非线性体系,满足一定的条件就会形成自组织的正反馈涡旋,通过挠场机制提取零点能。挠场波”是旋转在真空作用中产生的波,速度是光的10亿倍!世界上有的国家已研究多年。

  3观测发现

  爱因斯坦预言的时空扭曲现象最近被科学家们在中子星附近观测到,中子星是目前人类在宇宙中可以观察到的天体中密度最大的一种。来自美国密歇根大学和美国宇航局的天文学家声称,他们观测到了围绕中子星的铁原子气体呈现的模糊环线出现了扭曲现象,这一发现同时也显示了宇宙中的某些天体有体积上的限制。

共11页: 上一页1234567891011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恐怖百慕大死亡三角外星人时光隧道? 百慕大三角海底发现神秘金字塔 在神秘百慕大传出一系列船只和飞机神秘失踪事件之后...
    自然之谜奇闻指数:518
  • 人体的奥秘不是你想象就能知道的,总有些你不知道的疑难杂症的怪...
    自然之谜奇闻指数:2995
  • 科学家推测暴风雨会产生反物质与电场,造成空间扭曲。 百慕达三角洲自古以来流传多起船只和飞机失踪事件,但神秘的现...
    自然之谜奇闻指数:1645
  • 自然之谜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