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惇战绩少待遇却最好?为什么吃自己的眼睛!

  我们熟悉三国的人都知道,特别是夏侯惇吃眼睛的那一幕,足见其忠勇,曹操最重用的将军有四位:惇、仁、渊、辽。夏侯渊守西线汉中防刘备,曹仁守南线荆州防关羽,张辽守东线合肥防孙权,而夏侯惇则是“都督二十六军”,这个预备队队长职位的分量也不轻啊。这岂不还有点儿南宋岳飞“天下督召讨兵马大元帅”的意味?全国各线军事都由他来支持。如此安排,既发挥了渊、仁、辽的作战优势,也避免了惇的“非优势”(不能说是缺点,毕竟最早的天下是他帮着打的),并且也给了惇一个最荣耀的位置。

  夏侯惇在三国中给人最大的印象就是拔下自己的眼珠“啖之”,他的功劳比不上曹仁、张辽,但是他的待遇确是最好的,死后还得谥以 “忠候”。那么曹操为何要对他这么好呢?

三国谜团:夏侯惇战绩少待遇却最好?

  看三国会遇见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夏侯惇论行军打仗不如夏侯渊,论勇武战功不如曹仁、张辽,而曹操对他的待遇却是最好的?三国志记载:“召惇,常与同载,特见亲重,出入卧内,诸将莫得比也。”同时他的官阶也是最高的。当曹操还是个杂号将军――奋武将军时,他就为司马,接着就是校尉一级的折冲校尉。曹操死前他也是当时诸位将军中最大的――前将军。(刘备当汉中王时封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可知在前右左后将军中,前将军是最大的。)曹丕即王位后,他就马上成为最高将军等级――大将军。

  说一个人,我们往往应有个参照,那我就拿曹仁来对比一下吧。死后被曹魏谥曰“忠侯”这个最好谥号的只有两个人―――夏侯惇和曹仁。所以拿曹仁来比较也是再合适不过了。只要“赢了”曹仁,那其他将领诸如张辽、徐晃,乃至夏侯渊等将军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

  从《三国志》上看,夏侯惇的资格要更老一些。为什么这样说,因为陈寿写三国志那是简练得没的说。《惇传》:“太祖初起,惇常为裨将,从征伐。”这就是说,最早最早在曹操刚起兵的时候,阵前单挑,攻城掠地,随孟德使唤的第一个人就是他夏侯惇。这种话在夏侯渊、曹仁、曹洪的传里是根本没有的。这也就是说我为什么要先提一下陈寿写三国志的特点,如果陈寿写了,那就基本上一定是真实的并且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那么,就冲夏侯惇这一点,曹操对他的感情就要绝对深于其他人。

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曹操一生性格多疑,宁教天下人负我,不教我负天下人,夏侯惇可以说是曹操最为信任且重用之人了。那么夏侯惇怎么死的呢...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0
  • 说起夏侯惇,大家应该知道他只有一只眼睛,那么夏侯惇的眼睛是怎么回事呢?据说夏侯惇的眼睛在被箭矢射瞎后,夏侯惇把...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4
  • 看过三国演义以及之类的影视作品的,都应该知道夏侯惇的眼睛被射瞎后,自己给吃了下去,但是其实这都是后人撰写的,正...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4
  • 战国四大名将,在当时可是响当当的人物,而且他们都是从最底层的军官,而他们也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的成为了备受...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6
  • 历史野史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