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此说来,战功卓著的曹仁似乎就有点“逊色”了。这坐镇大后方的位置必需要由曹操最信任,且最称职的人来担当,以惇的威信当然够资格。
至于惇的战绩为什么没有被陈寿记下来,我想主要是因为,他作为最初的裨将跟随曹操作战,自然功劳都归在曹操名下,如“太祖破某某”、“太祖拔某某地”,而不能写“惇如何如何”。如此岂不犯上了?另外,最早曹操没有太大的名气,所以也就无人来记录他夏侯惇的功绩。而后来等曹操名气大了,地盘广了,又加进来张辽、徐晃等人,征伐并非优点的夏侯惇也就不必再随处征讨了,而是领了另外的艰巨任务――守曹操的后方。这守的作用是相当大的,但却不易看出功绩来。但也正是因为有夏侯惇和荀彧这样信得过的人留守后方,曹操才可以全身心破吕布,灭袁绍,平定北方。这不就是夏侯惇最大的功劳吗?所以夏侯惇在曹操中后期的无机会立战功更成就了他立了全局战略的大功!
此外,正史中夏侯惇更是一个兢兢业业的人物,他一生军旅生涯,为人质朴,所得钱财尽分之于军中将领,有了这样一位良将坐镇后方,谁人不放心?因此曹操对他十分恩宠也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