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甘地主义,很多人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也不知道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主义。印度国父是甘地主义的创造者和实践者,那么,你肯定又会问,印度国父是谁?接下来小编就带你来了解甘地主义是什么。
1、甘地主义指的是什么
甘地主义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并且随着时局的变化,而有相应的改变,但其基本原则始终没有改变。甘地主义大体上可以分为四个方面:
(一)、宗教泛爱观和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真理观相结合的政治哲学。
甘地将政治与宗教结合起来,使甘地主义有浓厚的宗教色彩。甘地认为“凡认为宗教与政治无关者,其实是不懂得宗教的意义。”[1]甘地用他的带有宗教色彩的真理观,号召人们反对英国的暴虐统治,争取印度人民的正义权利。他要求非暴力的战士,不要服从“那违反他的良心的法律,就是把他放在大炮的口上打成粉碎亦不能改变他的良心,并且他还规劝国大党中的温和派要承认“神道”,相信英国的统治是可以除掉的。
(二)、争取印度自治、独立、进而建立以村社为基础的分治联合体的政治思想。
这是甘地的理想,是他认为“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所应达到的最终目的。这是一个乌托邦式的法案。在他的理想中独立后的印度应该是一个国家权力被极大的削弱,各地方单独进行社会经济改革,并在村社的基础上建立的新政权。很明显,这种社会是不可能实现的。它违背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三)、以经济正义和经济平等为支柱的农村经济思想,以及奠基于“不占有”和“财产委托制”的经济自主思想。
他的这一思想带有田园主义的色彩。甘地的经济思想是在批判西方文明的情况下形成的。他愤怒地谴责“西方文明”,认为它已经把印度弄的“贫困不堪”,它用倾销纺织品的方式打碎了印度的手纺织车,“从饥饿的印度人民口里抢去了最后一碗饭。”所以,他的经济思想中又有小生产者的色彩。一般国大党的领导拥护他的政治和哲学思想,却反对他的经济思想。
(四)、发扬民族文化,重视民族教育,致力于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的团结,反对歧视“不可接触者”,以及和爱国主义结合在一起的小生产者互助互爱的平等社会思想。
它最大程度地扩大了“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群众基础,对“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逐渐壮大起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