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三峡悬棺之谜,古人为什么要实行悬葬

一般的人死后,会是土葬,或者海葬。但是在三峡那一带却有所不同,有着三峡悬棺这一说法,很多人都对三峡悬棺不了解。那么,接下来,小编就来带你了解什么是三峡悬棺。

三峡悬棺的分布之谜

三峡悬棺,是古代巴人一种比较奇特的安葬方式。古代巴人去世后,选择江河沿岸悬崖峭壁的半腰位置。

一般离地面和崖顶都在几十至100米左右,利用悬崖上本身的天然洞穴,或者专门凿打崖洞,将棺材置放、悬置于洞内,或搁置在嵌入孔洞的木桩上。这些棺材因做成船的形状,并放置于悬崖,也称船棺、岩棺。

在瞿塘峡的棺木峡、风箱峡,西陵峡的铁棺峡、兵书宝剑峡,以及川江三峡地区支流奉节草堂河、巫山大宁河、巴东龙船河、秭归九畹溪、宜昌夷陵黄柏河等,都有大量的悬棺及悬棺群。

从悬棺的地理分布情况看,三峡地区川江主航道悬棺相对稀少,支流的悬棺则星罗棋布、鳞次栉比,形成了悬棺群。据有关单位查勘,仅大宁河发现的悬棺群就有7处,棺材总数达300多具,其中保存完整的有70多具。

从发现的三峡悬棺葬随葬品来看,多为战国时期的柳叶形巴式剑、楚式剑及其他铜制品、土陶制品。考古人员又对捡回的棺材残片进行碳素断代测定。

结果是2270前后80年,经树木年轮校正年代为2275前后90年,约公元前300多年,为战国中期偏晚的巴楚间争战结束时期。因此,三峡悬棺的产生年代,推定应该是春秋战国时期。

共4页: 上一页1234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在我们科学家的研究历史中都有着无法理解的问题所在,而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就是地理学与生物学领域至今无法攻克的难题...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22
  • 大唐建立的初期,那还是一个比较动荡的时期,外面还有叛军在行动,而内里,太子的竞争永远是一个王朝避不开的话题,玄...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34
  • 我们常常在外面玩的很高兴时,说自己乐不思蜀,而这个蜀原本指的是三国中的蜀国,因为乐不思蜀的主人公的后主刘禅,也...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1
  • 我们现如今经常用背水一战来形容决战,在古代背靠水而战乃是兵家大忌,背水一战的主人公是谁呢?能在这么不利的情况下...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5
  • 历史野史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