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徐显秀墓壁画内容纷繁,人物关系较为复杂,但布局和谐,脉络清楚,留存下的是目前中国已知北齐时期最完好的墓室壁画,为今后学术界研究北齐时期的绘画和宗教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96位青壮士兵静候墓主出行
在北齐徐显秀墓中,墓道和墓室均有壁画。墓道两侧壁画为仪仗队图,墓门的两侧各自绘有一执鞭门吏,甬道的两壁各有4个仪卫。
“墓道上描绘的是一支由4只神兽引导的仪仗队。96个青壮年士兵,服装样式都是统一的,但色彩不同。有执三旒旗的,有举鼓吹长号的,有佩剑带弓的,还有执缰牵马的。其实,墓道还连接着过洞和天井,而这幅仪仗队图却是一气呵成,丝毫没有受到分割的影响。”常所长说。
有意思的是,在墓道东面的中部,考古队员们发现了一个貌似“小鬼脸”的涂鸦。同时,在下部的白灰皮下面,只要仔细观察还能发现一个用树枝之类刻画的人物形象。常所长告诉记者,两个画像的艺术水平显然不能和壁画中的形象相比,估计是那个年代跟着师父学习的小画工所为。
在甬道入口的砖券顶上方还绘有两个凌空而下的神兽,四周是宝相莲花和云气纹。然而吸引考古队员目光的却是甬道口东西两侧站立的门吏,他们身着右衽窄袖长衫,神情端庄肃穆,似乎在静静等待墓中主人出行的仪仗队。“我们发现他们手中一反常例地拿着一根短鞭,而这一时期考古发现的门吏形象,一般都是拄斑剑,或执笏板,如太原北齐娄睿墓,河北磁县漳湾北朝壁画墓。”常所长向记者描述了当时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