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分析
或与南汉二陵有关
可能为皇室行宫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唐代诗人杜牧这样描述唐代贵族对于荔枝的喜爱,宋代文学家苏轼更是“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据史志记载,南汉皇帝曾在北亭洲修建御苑(昌华苑、昌华宫)和陵区,又在附近的山岗上建哨所,后以“亭”名村,村在亭南称南亭,在北称北亭。
偏安的南汉贵族,在此建立行宫别苑,除了作为避暑、狩猎之用,更是为了能够享用荔枝美食。《南汉书·后主纪二》记载,“每岁荔枝熟,在昌华苑设红云宴”。广州市番禺区小谷围岛北亭村现仍有昌华市的地名,而且小谷围岛(北亭洲)四面环水,自古盛产荔枝,时称荔枝洲。这一切,都说明了这两个建筑基址身份“不一般”。
据文献史料记载,南汉皇陵之一的德陵位于海曲,根据“祠襄帝陵于海曲,至昌华宫”的记载,可知德陵与昌华宫(又云昌华苑)相距不远,这与本次发现的建筑基址的位置也很吻合。
广州博物馆名誉馆长、著名考古学家麦英豪表示,这一次发现的建筑遗址,很可能和不远处著名的南汉二陵有关。根据文献记载,很有可能就是南汉的皇室行宫“昌华苑”。
文章推荐:鬼船 凤冠霞帔 最贵的香烟 1955年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