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影响着人类进化(4)

随着表观遗传学这一新领域的飞速发展,专家们已经证明,“自然选择”即“物竞天择”,并不是产生可遗传变化的唯一力量。

“比如巴氏消毒法,这种帮助我们洁净生活用水的普遍使用的灭菌方法,就能产生可以遗传的效果,而且要比以往更快速地在人群之间散播。”福格尔发现,人类刚出现时,平均寿命是20年;到了20世纪来临之时,平均寿命变成了44岁;可是今天,平均寿命是80年。人类是一个有着20万年历史的物种,可我们曾经在20万年的时间里延寿了24年,如今却在短短一个世纪里,寿命将近翻了一番。福格尔还观察到,人类平均体重的增长始于20世纪20年代。当时人们开始开车,从事的伏案工作也越来越多。

很快,从文化人类学家到群体遗传学家,各个领域的学者纷纷着手研究起技术生理演变的现象。美国杜克大学的访问学者、经济学家约翰·科莫洛斯也指出:“演化将我们‘设计’得颇有弹性。我们的体型在日子好时增长,在日子差时收缩。但演化力量并未把我们塑造成控制摄食的物种。技术生理演变的理论表明,经济学在细胞层面的影响可以说已深入骨髓。”

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的演化生物学家凯文·莱兰在发布于《行为与脑科学》上的一篇论文中,把这一过程称为“微环境塑造”。他这样表述:“所有生物体都在持续不断地与它们周边的局部环境相互作用,同时也在持续不断地改变着环境。如果各代生物群对局部环境的调节各不相同,或者自成一套,那就不会给自然选择压力带来任何改变,因而也就不会有显著的演化结果。然而,如果每一代、每个生物体都反复以同样的方式改变自身环境……那么结果就可能会改变自然选择。这种微环境构建对外界环境造成的结果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仍旧局限于某一代,但如果同样的环境变化在足够多的世代中一再发生,它就可能成为演化选择的一个重要来源。”

共7页: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据说天气是地球心情的写照,在地球的生态环境遭到人类的大肆破坏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怪异天气,比如 空中降鱼 或者...
    自然之谜奇闻指数:514
  • 网上那些地面如同镜子倒影天空的照片并不是PS出来的,而是真实存在的旅游景点。那个地方叫做乌尤尼盐沼,被人们称为是...
    自然之谜奇闻指数:413
  • 中国虽然人口众多,但因一些地区环境恶劣无法居住,所以也有很多荒无人烟的地方。其中最出名的是中国四大无人区,它们...
    自然之谜奇闻指数:559
  • 长江是世界上第三的长河,其中最知名的景点莫过于长江三峡了。很多人都不知道长江三峡是哪三峡,连第一个瞿塘峡可能就...
    自然之谜奇闻指数:328
  • 自然之谜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