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死弹劾严嵩的谏臣(5)


  
  案件移到刑部。刑部侍郎王学益是严嵩的同党,受到严嵩的吩咐,就想判处杨继盛绞刑。郎中史朝宾反对这样判刑,却被严嵩贬谪到外地当通判。刑部尚书何鳌不敢违背严嵩的意旨,也就这样结案了。但是,世宗这时还没有想杀掉杨继盛的意思,只是继续将他囚禁在牢里。
  
  杨继盛被囚禁了三年,严嵩始终将他作为心腹之患。严嵩死党胡植、鄢懋卿对杨继盛心有余悸,对严嵩说:“你不杀杨继盛,不是养老虎给自己留后患吗?”这时正值御史张经、李天宠因倭寇事犯了罪,严嵩估计世宗必定会批准杀掉这两个人,就乘着秋审的机会,将杨继盛的名字附在张、李二人之后一起报上去。世宗果然不细看,就大笔一挥批下来了。杨继盛的妻子张氏得到这个消息,拜伏在宫阙前上书,揭露事情的真相,并且表示愿意代替丈夫接受死刑,让丈夫戴罪继续为国家效力。然而,严嵩扣下了她的诉状。
  
  嘉靖三十四年(1555)十月初一,杨继盛被杀,且被弃尸于市,年仅四十岁。临行前,他留下四句诗:“浩气还太虚,丹心照千古。生平未报恩,留作忠魂补。”史载,“天下相与涕泣传颂之。”杨继盛妻殉夫自缢。燕京士民敬而悯之,以继盛故宅改庙以奉,尊为城隍,并以其妻配祀。
  
  七年后,严嵩垮台。新皇帝穆宗即位后,决定抚恤因弹劾严嵩而被难的臣子,将杨继盛推为第一位,追封他为太常少卿,谥号忠愍。同年,又在保定建立“旌忠”祠,予以表彰纪念。清朝的顺治帝曾说:“朕观明有二百七十年,忠谏之臣往往而有,至于不为强御,披膈犯颜,则无如杨继盛。而被祸惨烈,杀身成仁者,亦无如杨继盛。”
共6页: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严嵩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奸臣,十分贪迷财色,古代人们把忠臣和奸臣的界限划分的十分清楚,严嵩是怎么成为奸臣的呢?严嵩...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11
  • 文/桑寒 要说一个大丈夫能顶天立地,小小的太监也有撑得起场面的。不要说他是愣头青,但这股爱国劲儿,确实得让人反思...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1290
  • 明崇祯年间有一位名叫杜三策的进士,曾经是明朝皇帝派去琉球国(即今天的冲绳)册封国王的册封正使,这是山东历史上唯一的...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581
  • 历史野史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