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计算机叫“大脑” 模拟人脑的神经形态计算方式(3)

  研发挑战

  Boahen于1990年加入了Mead的实验室。他说,在最初的时期,研究人员都忙于研究单芯片设备。不过到20世纪90年代末,“我们希望建立一个‘大脑’,因此需要大规模的芯片间通信。”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芯片间通信的标准编码算法都是专门为精确协调数字信号而设计的,不会在有更多随机尖峰脉冲的神经形态系统下工作。

  21世纪初,Boahen和其他研究人员发明了在这种混乱系统下运行的电路和算法,为大规模神经形态系统的一系列发展开辟了道路。

  “就效率而言,Boahen的神经网格与大脑的神经网络十分相似,遥遥领先于其他大规模的神经形态系统。”INI联合创办人、硅神经元的协作开发者Rodney Douglas评价道。

  不过正如Boahen自己所说的那样,没有什么系统是完美的。神经网格最大的缺点之一是其突触连接简单,不能单独修改。这意味着该系统不能用于模拟学习,而在大脑中,通过经验修改突触后就能实现这一切。

  另一个问题来自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变化,这意味着每个神经形态芯片的运行都略有不同。“其变化性还是远远低于在大脑中所观察到的情况。”Boahen说。

  这一问题导致一些研究人员抛弃了Mead使用“亚阈值”硅芯片的最初想法。他们使用严格意义上仍有神经形态性的传统数据系统——可以模拟单个神经元的电学性能,但其可预测性更强,更易编程,而代价是耗能更多。

  实际应用

  这些研究性项目的成功引发了人们对将神经形态硬件应用于实用的、超低功耗设备(从手机到机器人)的兴趣。

共4页: 上一页1234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外形百变的神秘异形枪可以伪装成任何人们常见的武器,大致将其为伪装枪、匕首枪、超微型枪和特种枪等四大门类。这些枪...
    科技探索奇闻指数:346
  • 绣球花因为花型长得像绣球所以命名为绣球花,中文学名八仙花。绣球花有毒吗?绣球花长得非常美丽,可以随着温度的变化...
    科技探索奇闻指数:309
  • 九头身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指头与身材比例达到1:9,堪称黄金比例完美身材,要求身高最少也要172cm才能达到这个标准。娱乐...
    科技探索奇闻指数:352
  • 薛定谔创建量子力学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是他对量子力学有诸多质疑。1935年发表的薛定谔的猫佯谬遭到众多的质疑。...
    科技探索奇闻指数:333
  • 科技探索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