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术:一小时藻类转化成原油

  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飞机、货车和小轿车都会用类似塘泥的物质来驱动加速。一项新的技术称,在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内,浓缩的藻类黏液就可以转化成生物原油。这种黏液由水和藻类组成,后者的重量占总重的10%到20%

  在转化的时候,黏液被连续输送进一个高科技压力锅,锅内的温度大约为350摄氏度,压强达到近204个标准大气压。高温高压可以使混合物保持液态。

  美国国家能源部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的研究员Douglas Elliott说,在压力锅内,一些“其他人还没有掌握的技术”将会使植物中脂类与其他矿物质,如水中的磷等分离出来。

  一个小时之后,在重力作用下,原油与水完全分离,并流向另一端。Douglas Elliott说:“我们可以对这些原油进行纯化,制成液态烃,并最终取代汽油、柴油和喷气燃料等石油制品。”未来的水处理步骤甚至可以从剩下的植物原料中回收甲烷——本质上就是天然气。另一方面,分离之后留下的富含氮的水,以及回收的磷等矿物质,都可以用来生产更多的藻类。

  Douglas Elliott及其同事有关处理过程的论文已经被《藻类研究》(Algal Research)杂志接收。总部位于犹他州的生物燃料公司Genifuel集团也已经获得该技术的许可,正在与工业伙伴合作建立一个试验工厂。

  重新启用的技术

  Douglas Elliott及其同事用来生产生物原油的技术被称为“水热液化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该技术一度非常前沿。不过,后来研究者们的兴趣逐渐转到培养高脂类含量的藻株上,这一技术便遇到了冷落。

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据说天气是地球心情的写照,在地球的生态环境遭到人类的大肆破坏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怪异天气,比如 空中降鱼 或者...
    自然之谜奇闻指数:514
  • 网上那些地面如同镜子倒影天空的照片并不是PS出来的,而是真实存在的旅游景点。那个地方叫做乌尤尼盐沼,被人们称为是...
    自然之谜奇闻指数:413
  • 中国虽然人口众多,但因一些地区环境恶劣无法居住,所以也有很多荒无人烟的地方。其中最出名的是中国四大无人区,它们...
    自然之谜奇闻指数:559
  • 长江是世界上第三的长河,其中最知名的景点莫过于长江三峡了。很多人都不知道长江三峡是哪三峡,连第一个瞿塘峡可能就...
    自然之谜奇闻指数:328
  • 自然之谜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