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杂交形成罕见细斑原海豚新物种

科学家发现杂交形成罕见细斑原海豚新物种

跃出大西洋水面的细斑原海豚。

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一项基因研究表明,两种不同海豚物种杂交可形成细斑原海豚。这种海豚体长2.1米,生活在大西洋热带深水环境。

进化生物学家在动物王国中已发现其它几种杂交新物种,这项最新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美国公共科学图书馆》期刊上。研究小组负责人葡萄牙里斯本大学海洋生物学家阿纳-阿马拉尔(Ana Amaral)强调,该研究将进一步证实杂交繁殖可形成新物种的普遍性,甚至该现象存在于广阔海洋。

细斑原海豚主要夜晚以游至水面的鱿鱼和鱼类为食,研究人员最初认为细斑原海豚是长吻原海豚亚种,然而,1981年科学家对细斑原海豚尸体解剖揭晓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物种。但是专家尚不清楚细斑原海豚与近亲物种之间的关系,它的外观和行为非常类似于长吻原海豚,它的头骨特征类似于条纹原海豚。

为了帮助揭晓这一谜团,研究人员分析了15只细斑原海豚的皮肤样本,以及21只长吻原海豚和36只条纹原海豚,他们使用特制样本收集飞镖采集这些海豚的DNA样本,细致观察DNA核,它存在于细胞核并源自父母双方,像来自线粒体DNA具有自已的基因,唯一通过母体遗传。阿马拉尔说:“当我最初分析采集的数据时,令我感到非常困惑。”因为他和同事发现的细斑原海豚DNA核非常类似于长吻原海豚,线粒体DNA非常类似于条纹原海豚。强有力证据表明,细斑原海豚是长吻原海豚和条纹原海豚的杂交体。

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进化生态学家帕梅拉-威利斯(Pamela Willis)指出,生物学家认为杂交现象非常罕见,要么对于物种进化无关紧要,或者就对于形成新物种至关重要。我们正在进行一种范式转移,识别杂交现象在动物进化和物种多样性具有创造性角色。海豚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物种的罕见形态,我们希望这项研究进一步强化海豚物种保护的重要性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据说天气是地球心情的写照,在地球的生态环境遭到人类的大肆破坏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怪异天气,比如 空中降鱼 或者...
    自然之谜奇闻指数:514
  • 网上那些地面如同镜子倒影天空的照片并不是PS出来的,而是真实存在的旅游景点。那个地方叫做乌尤尼盐沼,被人们称为是...
    自然之谜奇闻指数:413
  • 中国虽然人口众多,但因一些地区环境恶劣无法居住,所以也有很多荒无人烟的地方。其中最出名的是中国四大无人区,它们...
    自然之谜奇闻指数:559
  • 长江是世界上第三的长河,其中最知名的景点莫过于长江三峡了。很多人都不知道长江三峡是哪三峡,连第一个瞿塘峡可能就...
    自然之谜奇闻指数:328
  • 自然之谜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