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00米是鱼类生活的极限海洋深度

  这种狮子鱼存活于7000米以下的深海中,是目前为止我们所了解的存活水域最深的鱼类之一。

 研究人员声称从未在8200米的深度之下见到过存活的鱼类,并且提供了鱼类无法存活的生理学原因。研究人员称,这完全取决于鱼类身体组织中承受压力的特殊分子机制,存活于更深的水中,需要鱼类进化出其它的某种分子机制。

  首要的分子就是一种名为氧化三甲胺(TMAO)的渗透物,也是这种物质让鱼类有了鱼腥味。TMAO被鱼类用于稳固建造和维持细胞的蛋白质,没有TMAO的存在,细胞中的蛋白质会在深海的高压下扭曲并且停止工作。

  研究的首席作者,惠特曼大学的Paul Yancey教授说道:“狮子鱼(如图)存活于7000米以下的深海中,是目前为止我们捕获并分析的最深海域的鱼类,它们拥有最高水平的TMAO分子。”研究团队发现,鱼类物种体内的TMAO分子水平会随着存活水域的加深而增加。

  Yancey教授解释道:“我们都知道,如果TMAO太多,就会使蛋白质过于稳定而无法工作。比如说,肌肉移动的时候需要其中的肌球蛋白进行弯曲,太多的TMAO会阻碍这种行为。”另外有可能在这种深度下,海水会渗透到鱼类组织当中,而深海鱼类完全无法阻止。

  尽管大部分海底深度都低于8000米,但是仍然有小部分海沟是鱼类无法达到的。其中就包括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那里几乎是地球海洋最深的地方,接近11000米。虽然鱼类或许无法占据这些超级深的海沟,但是其中却存活着大量的其它生物。

不推荐你看的:

  • 据说天气是地球心情的写照,在地球的生态环境遭到人类的大肆破坏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怪异天气,比如 空中降鱼 或者...
    自然之谜奇闻指数:514
  • 网上那些地面如同镜子倒影天空的照片并不是PS出来的,而是真实存在的旅游景点。那个地方叫做乌尤尼盐沼,被人们称为是...
    自然之谜奇闻指数:413
  • 中国虽然人口众多,但因一些地区环境恶劣无法居住,所以也有很多荒无人烟的地方。其中最出名的是中国四大无人区,它们...
    自然之谜奇闻指数:559
  • 长江是世界上第三的长河,其中最知名的景点莫过于长江三峡了。很多人都不知道长江三峡是哪三峡,连第一个瞿塘峡可能就...
    自然之谜奇闻指数:328
  • 自然之谜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