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意外引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2)

  在基辛格看来,最有政治理由走上战场的国家(奥匈帝国),没有严谨的动员计划;而有严谨动员计划的国家(例如德国、俄国),欠缺作战的政治理由;最有可能阻止事件恶化的国家(英国),一直犹豫不决

  对于“一战”的爆发,现在历史学家们多半倾向于区分以下两层不同因素:一是数十年来一直在起作用的时代背景,包括交战双方在经济上的竞争、对殖民地的争夺、相互冲突的军事联盟、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以及不可逆转的军事时间表。二是弗兰茨·斐迪南大公被刺杀后数周之内才开始发酵的直接原因。

  1914年那个意味深长的6月28日,奥匈帝国王储斐迪南被杀的经过很像是一幕充满荒谬意味的悲剧。那天,他和妻子造访帝国新近吞并的波斯尼亚省首府萨拉热窝。一位塞尔维亚族青年学生向斐迪南行刺,结果误中副车,只打伤他的司机。大公先前往总督官邸斥责当地官员的安保措施做得太糟,而后在夫人的陪同下去医院探视受伤的司机。为他们开车的新司机不知为何转错了一个弯,在一家马路咖啡馆旁边倒车转向。孰料前一次行动没有得手的刺客恰好正在这里借酒浇愁。天赐良机,他没有再次失手。

  刺客的背后,是塞尔维亚秘密组织“不统一毋宁死”。他们公开宣称的目标是实现其“民族理想——团结所有塞尔维亚人”。塞尔维亚政府对这个组织并不支持,认为它太危险、激进、好战,但这丝毫没有妨碍后者进行有效的恐怖活动。据说,当时在斐迪南的访问路线上,他们至少安排了6名携带炸弹和左轮手枪的杀手。

  在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看来,最令人惊奇的不是这桩原本比较单纯的意外引发了全球性的灾难,而是一开始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用他的话说,当时有个矛盾现象:最有政治理由走上战场的国家(奥匈帝国),没有严谨的动员计划;而有严谨动员计划的国家(例如德国、俄国),欠缺作战的政治理由;最有可能阻止事件恶化的国家(英国),一直犹豫不决。

共7页: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三国了的庞统也是堪称一代谋士,能够和诸葛亮相提并论。刘备一度得到这两位谋士,但是为什么还是没能安天下呢?据说庞...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2
  • 戴笠作为军统的老大,一直都是神出鬼没,几乎没有人能知道他在哪里,美国甚至称戴笠为世界第一间谍。然而关于戴笠怎么...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2
  • 对于林黛玉是怎么死的,黛玉之死的真相是什么,在《红楼梦》中也没有特别的明确的指出,大家对黛玉之死的真相也是猜测...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1
  • 我们所熟知的赵氏孤儿的故事,是陈凯歌导演的电影,根据司马迁的《史记》改编。而真正的赵氏孤儿历史真相,记载在《左...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2
  • 历史野史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