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电菌无需糖以电子为食:或为另一生命模式(2)

  尼尔森指说,他的博士生安妮特·罗威已经识别出8种不同的食电细菌,每一种都与其他菌种截然不同,与已知的希瓦氏菌和地杆菌也毫不相像。“这意味着还有一个整体的微生物世界是我们从不知道的。”

  无需电子“中介”的生命

  尼尔森小组在加利福尼亚圣卡特琳娜海港收集了一些沉积物,带到实验室,插入电极进行培养实验。他们检测了沉积物的自然电压,然后施加了一个略高的电压和一个略低的电压,用以提供额外电子和吸收释放的电子。这样一来,沉积物中的细菌既能从高电压处“吃入”电子,又能向低电压处“呼出”电子,并产生电流。能否检测到电流,是研究人员判断沉积物中有没有这种细菌的信号。

  “基本上,这就像拿一块沉积物,插入电极,然后问一声‘好了,谁喜欢这个’?”尼尔森说。只用电流就能让它们生存,不需要糖及其他任何营养物质。对人类来说,这就像我们直接把手指插进电插座去充电,是极其危险的。

  对这种细菌,人们也不用太吃惊,因为生命本来就是电子流,尼尔森说:“你吃入糖,摄入了过量电子,你呼吸氧气,再把多余的电子排出去。”我们的细胞分解糖,电子流经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最终与缺乏电子的氧结合。

  在这一过程中,细胞合成了三磷腺苷酸(ATP)。ATP是几乎所有生命中都有的一种贮存能量的分子。电子循环是合成ATP的关键步骤。“生命非常聪明。它能算出怎样从我们吃的食物中吸出电子,控制电子平衡。”尼尔森说。在大部分生命中,身体把电子“打包”在分子中,携带它们安全地通过细胞,再交给氧气。

共4页: 上一页1234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别以为炸弹是人类的专利,自然界也有着生物炸弹。日前台南曾发生过抹香鲸爆炸事件,鲸鱼的尸体与残害炸的满街都是,还...
    奇闻怪事奇闻指数:359
  • 世界上有许多奇异的自然现象,这些现象极为罕见,有些只发生一瞬间根本难以捕捉到画面,最为出名的要数妖精现象,整个...
    奇闻怪事奇闻指数:352
  • 日前,谷歌开发了一款叫做谷歌地图的软件,可以通过卫星实时的看到地球上的景象。之后有人伊拉克的国土上发现了一块血...
    奇闻怪事奇闻指数:286
  • 丧葬习俗是我国延续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习俗,人们对葬礼极为重视,但由于如今土地资源缺稀,使得国家不得不出台新的丧葬...
    奇闻怪事奇闻指数:261
  • 奇闻怪事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