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几个非常古老的传说 纪连海(4)


  
  话说到现在,我们就应该知道,重阳节的来源应该说比这种说法还要复杂。至少,重阳节的习俗应该和从远古到上古时期两个非常矛盾的先民习俗——九月庆和九月祭,以及先民天神互通的原始信仰与火神死亡崇拜有紧密联系。
  
  上古九月的庆典习俗:对于农耕社会来讲,农历九月农事基本完毕,因此从远古开始,华夏先民往往将丰年庆典和祭神祀祖等活动安排在九月。《吕氏春秋•季秋纪》载:“(九月)命冢宰,农事备收,举五种之要。藏帝籍之收于神仓,祗敬必饬”;并且说“是月也,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是月也,天子乃教于田猎,以习五戎獀(sōu)马。”可见在季秋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先民普遍存在着飨(xiǎng)天帝、祭恩祖等岁时活动,而且这一习俗在战国时期还被统治者加以条令化和典章化。由于这是一种丰年庆活动,所以九月庆典习俗明显带有酒神狂欢的色彩和特点,有着大量娱乐内容(“祭神”、“飨帝”、“田猎”、“野宴”等)。后人普遍认为汉代以后九九重阳节的野宴、饮酒、歌舞等习俗即源于先秦的九月庆典。所以有人把先秦的九月庆典看作是中国的酒神节。除汉民族及其前身华夏族外,古匈奴族、高山族和壮族都有着多样的九月庆典活动,其中高山族阿美人和壮族的九月节庆活动还一直延续至今。再来看下一个习俗。
  
  先秦的火神死亡崇拜:从原始社会开始,人类非常崇拜火和火神。先民把一颗亮度很强的恒星——心宿二星(天蝎座的主星天蝎座α星,属东方苍龙七宿的心宿)看作是火神的化身,称其“大火”或“大辰”、“心”,并把它当作古代季节星宿的标志,设立了火正的官职专门负责观测这颗恒星。通过观察“大火”出没的位置来确定季节转换。由于“大火”在每年农历的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为“九月内火”,“内火”指“大火”隐入,意味着肃杀冬季的来临——古人称之为“阳九之厄”。因此人们在九月举办各种仪式来祭奠火神祈求保佑。
共19页: 上一页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美国是一个经济非常发达的国家,不管是在经济方面还是在政治文化方面,他的管理都是非常的有特色,但是各种各样的总统...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83
  • 花园口决堤,被称之为是世界惨案之一。所以它还有一个名称,叫做花园口惨案。事件发生于1938年的5月19号,日军侵略中国...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307
  • 黄继光是出生在四川省的一个小山村里面,他在小的时候家里是非常贫穷的,而且当时的时候他的父亲经常会受到一些地主的...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47
  • 在我们科学家的研究历史中都有着无法理解的问题所在,而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就是地理学与生物学领域至今无法攻克的难题...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22
  • 历史野史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