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星象何以少人关注(4)

  《步天歌》长度,内藏天文常识

  虽然最早的星官图未能传世,但后人能通过相关史籍来观其原貌,这些史籍主要是隋代丹元子的《步天歌》。公元600年前后的隋代,法号为丹元子的隐居者,按照陈卓所定全天星官的布局,将此前流传的星官知识重新整理,作了一首认星歌谣《步天歌》。唐朝初年时有人又对歌词作了修订,从此《步天歌》成为表述中国星象的代表作,至今流传。

  《步天歌》首次详细整理和记录了二十八宿三垣的全部成员,其分章、星官、星数、寻星顺序都严格遵循实际观测。先描述每宿的主体,再以宿星为主,描述所统率的各星官与主体间的相对方位关系。形式上采用通俗的诗歌体例。《步天歌》成为后世对中国古代天文学研究与著述的一种标准范例,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

  清代学者梅文鼎对它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步天歌》所列星象,特为简括。故自宋以来,天官家多据为准绳。” 《步天歌》易懂、易学、易掌握,成为中国古代学习天文的必读书,宋代著名史学家郑樵就一面读《步天歌》,一面观察星象,“时素秋无月,清天如水,长诵一句,凝目一星,不三数夜,一天星斗,尽在胸中矣”。

  万昊宜告诉记者, 《步天歌》的特点是文辞浅显,内涵丰富,星名完备。它所用语言并不深奥,所取用的材料也不过是整理串联起已有的专业知识,这些特点使它能够在中国天文学史上长久地发挥重要作用,这一点很少有其他著作能与之相比。

  更让人稀奇的是,在流传下来的《步天歌》各个版本中,基本都是360句到366句。作为一部天文学著作,这当然不是巧合,作者细密的设计心思暗藏其间,中国古代周天为365.25度,一句一步,一步一度,至365度而恰好步天一周,此即“步天”一词原意所在。

  北斗七星,爱被古人描绘成座驾

  我国地域范围处北半球30度到45度间,生活在这个纬度区域的先人们仰望星空,

共7页: 上一页1234567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我国国力与科技飞速发展,离不开实践与创新,而做为中国发展最强动力的中国十大军工集团,更是承担了中国武力与国防的...
    科技探索奇闻指数:325
  • 蜜蜂,胡蜂都是我们生活里常见蜂类,被胡蜂蛰死的消息也会经常听到。中国大虎头蜂是中国最大的虎头蜂,有很强的攻击性...
    科技探索奇闻指数:917
  • 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促使人类的寿命在慢慢增长。中国人均寿命处于全球人均水平线之上 世界卫生组织5月19日在日内...
    科技探索奇闻指数:1354
  • 世界打捞业巨头美国奥德赛海洋勘探公司在大西洋海底一艘古老沉船上起获了重达17吨的殖民时期金银财宝,总价值至少为...
    科技探索奇闻指数:533
  • 科技探索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