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十三陵里的“地下后宫斗争”(2)

  在九泉之下,纪妃与宪宗相伴长眠,一切,仿佛又回到了十八年前的那个秋天。

  成化五年(146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明宪宗来到内藏(宫内的仓库)。这里负责的女史,是一个宽额头、大眼睛的年轻女子。宪宗问起内藏的各种情况,她都不假思索,对答如流。翻开她平日做的帐目,虽然都是些事项和数据,但那娟秀的字迹中,透出的却是聪慧与灵气。

  宪宗沉默了。也许,二十三岁的他,看惯了比自己年长将近二十岁的万贵妃,而此时,一个妙龄少女的出现,让他的心头泛起一丝涟漪。

  那一晚,宪宗就与她在一起。

  一切来得太过突然,女史不知该喜悦还是伤悲。成化初年,广西土著民族暴动,明军前去征讨,大获全胜。他们在当地俘虏了一些女子,带回北京的紫禁城。这位女史,就是其中之一。她本姓纪,是少数民族土官的女儿。入宫后,因为“警敏通文字”,被安排负责内藏的事宜。四年来,她就这样平静地生活,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对未来不曾存有一丝幻想。没想到,这个秋夜,却改变了她的人生——她怀孕了。

  当时,年过四旬的万贵妃恃宠而骄,由骄而生妒。她生怕其他嫔妃生下男孩,抢走自己的风头,因此但凡发现有人怀上龙裔,便想方设法“皆治使堕”。听说纪氏有喜,万贵妃大怒,派宫女前去处理。或许是同情纪氏的处境,宫女去了一趟,回禀万贵妃说,纪氏并未怀孕,只是得了一种肚涨的病。而万贵妃竟然相信了,遂将纪氏打发到安乐堂。安乐堂不在紫禁城中,而在玉熙宫(今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的西北侧,主要用来安置无权无势、病重垂危的太监。如同五年前默默地走进紫禁城的内藏一样,纪氏再一次平静地接受了自己的命运,住进了寂静的安乐堂。

  次年七月,纪氏生下了一个男孩。宦官张敏、被废的前皇后吴氏等人,和纪氏一起,瞒着万贵妃,也瞒着宪宗,秘密地养育着这个孩子。

  成化十一年(1475年),宪宗召张敏为他梳头。面对铜镜,宪宗感叹道:“朕快老了,却没有儿子。”张敏赶紧跪下:“奴才死罪!万岁其实已经有儿子了!”接下来,面对惊愕的宪宗,他将这五年来的秘密,一一道尽。宪宗立刻派人到安乐堂迎接皇子。看到来人,纪氏仿佛预感到自己的命运,抱着儿子,潸然泪下:“你去吧,我可能活不了了。你见到一个身穿黄袍、脸上有胡子的人,他就是你的父亲。”宪宗见到儿子,大喜过望。次日便颁诏天下,立唯一的儿子为皇太子。

  母以子贵,纪氏遂移居永寿宫。万贵妃得知纪氏再度受宠,据说气得日夜怨泣,大骂:“一群小人骗了我!”这年六月,纪氏暴病身亡。有人说,是万贵妃害死了她;也有人说,是她自缢而死。不久,宦官张敏也悄无声息地吞金自戕。

共6页: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文昭甄皇后,曹丕的正皇后,虽然一生受宠,但是宫内的女子阴谋太多,城府太深,再美好的爱情都很难一直持续下去。曹丕...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2
  • 汪精卫这个人先抛开他叛国的事,还是一个很不错的人,无论是人才还是能力方面,怪就怪在价值观不对,让他这身才华还是...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209
  • 世界上可供瞻仰的伟人遗体仅有5具,毛主席水晶棺遗体是第四位欲将永久保留的遗体。最著名的当然是列宁遗体,至今依旧...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585
  • (1627年8月22日)二十三岁的明熹宗驾崩,(8月24日)明熹宗弟弟,十七岁的朱由检登帝位:庙号:明思宗,年号:崇祯。惯...
    历史野史奇闻指数:631
  • 历史野史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