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值天价的帝王墓陪葬宝物 (2)

  手振拂扬,其华淬如芙蓉始出。观其瓤,烂如列星之行;观其光,浑浑如水溢于塘其断,岩岩如琐石;观其才,焕焕如冰释。……虽复倾城量金,珠玉竭好犹不能得一物。

 

夫差矛

  而《庄子·刻意篇》则云:吴越之剑“押而藏之,不敢用也,主之至也”,其声价之重自不待言。

  “越王勾践剑”如此珍奇,可与其相媲美的则是“吴王夫差矛”。夫差矛于1983年11月在湖北省江陵县马山的一座楚国贵族的墓葬中出土。此矛冶铸精良,保存完好,长达29.5厘米,器身遍饰菱形几何花纹,锋刃锐利,下部镌有两行错金铭文“吴王夫差,自乍(作)自甬(用)”八字。矛身两面脊上均有血槽,血槽后端各铸一兽头。

  越王勾践剑和吴王夫差矛被人们称誉为我国古代兵器中的“双璧”。而两者都出土在楚墓,这难道只是巧合吗?

  对此,有些考古学家和史学家认为这是礼赠和赏赐的缘故。由于吴越出宝剑,故在吴、越两国与其他国家的交往中,勾践剑与夫差矛作为贵重的礼物而送到了楚国。但是,另外有些学者认为是出于战争和掠夺的原因。在历史上,战争是古代文化传播的重要纽带,而吴戈越剑作为一种文化的象征或者战后的战利品,也随着战争来到当时的楚国。

  还有人认为,历史上楚越曾有姻亲,楚惠王之母系越王勾践之女,所以作为陪嫁,勾践剑留在了楚。当然也不排除有其他可能性,比如,通过民间而流失到楚国,毕竟当时国家的疆域是非常小的。

  历史早已远去,关于勾践剑和夫差矛的“相逢”,仍然有待于考古学家的进一步探索与考证。

  陪葬宝物四:水银

  秦始皇陵内山川湖海之谜

  众所周知,水银是一种化学元素,学术上的名称叫汞。它具有去除恶疮、治疗疥癣的药用价值,还具有去腐的功能。这是人们在墓葬之中随葬水银的一个原因。

  大规模使用水银的陵墓,当属秦始皇陵墓。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秦始皇陵墓内:

  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秦始皇陵内山川湖海之谜

  1981年12月,中国地质工作者首次运用汞量测量法对秦始皇陵地宫进行了测试。他们惊奇地发现,在秦始皇陵封土中心,有一个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的强汞异常区。这初步证实了《史记》中记载的真实性。

  2003年,中国考古队再次利用地球物理勘查技术,对秦始皇陵进行了无损勘查。经过周密分析,再次发现地宫里的水银正如司马迁描绘的那样:以百川、江河、大海为蓝本。保守估计至少有100吨水银!

共11页: 上一页1234567891011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埃及法老王墓陪葬物中,竟藏美艳王妃?考古学家发现,埃及法老墓中发现密室,还有两个没有打开,考古学家怀疑里面是埃...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426
  • 反盗墓设施难住考古人员 在未考古前,当地称南唐陵为太子墩,太子墩的规模较大,地表上部为一圆形土墩,周长170米,高...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505
  • 在中国上千年封建社会中,帝王皇帝成为了所有社会资源的拥有着,他们不光生前享受着领土内的所有物资人力,即使在死后...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1334
  • 黄袍夺目龙椅高,生于末世运偏消。皇帝乃是这个世界上最令人艳羡的职业,但作为王朝末代的亡国之君,却是人间最苦。他...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721
  • 考古奇闻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