竟值天价的帝王墓陪葬宝物 (6)

  虽然当时的皇室贵族奢望自己的尸骨不坏,也迷信“玉能寒尸”,并且为了使尸体不朽,用昂贵的玉衣作殓服,还使用九窍器来塞其九窍,可谓费尽心机,但结果却适得其反。由于金缕玉衣价格昂贵,往往招来许多盗墓贼,以致“汉氏诸陵无不盗掘,乃至烧取玉匣金缕,骸骨并尽”。其实,即使那些盗墓贼没有光临,当考古工作者打开那神秘的洞室时,企求“金身不败”的墓主人也早已化作了一捧泥土,所剩下的也就是一件精美绝伦的玉衣了。

  陪葬宝物七:神器

  博山炉有什么神奇的功能

  神器,是指古代用来通天以及与神沟通交流的器物,包含鼎、鼓、钟、剑、斧、壶、塔、琴,等等。在出土的所有神器中,以博山炉最为受人关注。

  博山炉又叫博山香炉、博山香薰、博山薰炉等名,是中国汉晋时期常见的焚香所用的器具。炉体呈豆形,上有盖,盖高而尖,镂空,呈山形,山形重叠,其间雕有飞禽走兽。炉下有底座,有的遍体饰云气花纹,有的鎏金或金银错。于炉内焚香时,轻烟飘出,在炉体四周缭绕,造成了山景朦胧、群兽浮动的自然效果,仿佛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汉代盛传海上有蓬莱、博山、瀛洲三座仙山),因此,被统称为博山炉。关于博山炉的制作质料,初为铜质素面,后随工艺技术的发展,外表施以鎏金,或错金、银。

 

 

博山炉

  实际上,博山确有其地,在蓬莱以西的山东,淄博市博山区境内。博山区全境尽山,几无平坦之地,“博山”即在该区东南。自古博山一带(古称颜神镇)是我国古代陶瓷、窑业的重要产地。博山炉之名即寓炉盖似群山之外观,又合产地之名。

  博山炉主要流行于汉代,而汉代人使用博山炉主要有三大作用:一是古人以博山炉为神器,用此烧香祈祷以达神明;二是古人席地而坐,燃香草可以洁室除湿,怡人心脾;三是达官贵人有熏衣染被的习惯,用从国外输入的蕙草熏香衣被,以显示华贵。

  之前,主要使用茅香,即将薰香草或蕙草放置在豆式香炉中直接点燃,虽然香气馥郁,但烟火气很大。到了汉武帝时,南海地区的龙脑香、苏合香传入中土,并将香料制成香球或香饼。在香球或香饼下置炭火,用炭火的高温将这些树脂类的香料徐徐燃起,香味浓厚,烟火气又小。与此相适应地,便出现了形态各异、巧夺天工的博山炉。

博山炉

  当然,像博山炉这种奢侈品也只有那些帝王将相等贵族方能享受。随着奢靡之风愈演愈烈,帝王诸侯们又在香料之中添加催情之物,以满足自己的淫欲。因而博山炉又成为情欲的一种象征。这在古人的文学作品中可见一斑。

共11页: 上一页1234567891011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埃及法老王墓陪葬物中,竟藏美艳王妃?考古学家发现,埃及法老墓中发现密室,还有两个没有打开,考古学家怀疑里面是埃...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426
  • 反盗墓设施难住考古人员 在未考古前,当地称南唐陵为太子墩,太子墩的规模较大,地表上部为一圆形土墩,周长170米,高...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505
  • 在中国上千年封建社会中,帝王皇帝成为了所有社会资源的拥有着,他们不光生前享受着领土内的所有物资人力,即使在死后...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1334
  • 黄袍夺目龙椅高,生于末世运偏消。皇帝乃是这个世界上最令人艳羡的职业,但作为王朝末代的亡国之君,却是人间最苦。他...
    考古奇闻奇闻指数:721
  • 考古奇闻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