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外星人真实情况:电影骗了你(2)

  答案是“因为他们是生活在天上的神仙”,这是个说了等于没说的答案,不过作为神话创造出来的形象,科学解释不了也是正常的。当然,如果你硬说是因为“他们住在天上,宇宙射线接受多了,产生了基因变异”,那就只能当玩笑话了。不说话说回来,住在天上的和住在地上的为什么就不一样呢?高矮胖瘦谁来定?

 

外星生物想象图

  面对一个未知的生物,它们的外形肯定是我们首先会注意到的。说到高矮胖瘦,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一个科学家——伽利略。对,就是那个在比萨斜塔上扔下两个铁球的伽利略,没想到他在生物领域也有贡献吧!

  1638年,伽利略发表了一篇名为《关于两种新科学的对话和数学的证明》的论文,提出了著名的“平方-立方定律”(Square-cube law,也有写做Cube-square law),该定律指出:当一个物体经历了大小上的成比例增长之后,它的体积呈立方增长,表面积呈平方增长。说的简单点,就是当一个物体的长度变为原来的2倍时,表面积将会变为原来的4倍(2的平方),而体积将是原来的8倍(2的立方)。

蜥脚类恐龙——马门溪龙

  这条定律看上去很简单,但它对于生物体大小的影响可是不容忽视的。在地球上,因为引力的缘故,我们全部的重量都压在骨骼上,但随着身高的增加,骨骼的截面积按平方数增加,而体积(或者说体重)则按立方数增加,体积的增长远快于骨骼截面积,达到一定高度后,我们将会被自己的体重压垮。

  此外,变高的身体需要我们的心脏提供更大的力量才能把血液送到头顶,但血管的面积也只是增加了平方倍,血管的韧性将受到极大的挑战。简而言之,因为有了“平方-立方”定律,我们可以推测在任何星球上,生物的高度都有上限,并且与其引力成正比。

  说到这,可能有人会问:“大象是现在最大的动物,为什么这么多年也没能长得像恐龙那么大?”对于此,很多人都有一个误解,其实并不是所有的恐龙都很大(这里的大和小是相对于恐龙家族的成员而言,不是相对于人类的身高),大到能让人惊奇的一般都是蜥脚类恐龙,确切的说,是蜥脚类的植食类恐龙,比如马门溪龙。

  19世纪,古生物学家爱德华·德林克·科普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生物的躯体都是随着进化发展而逐渐变大的,他的理论被称作是“科普法则”。

  另一个生物学家戴维·霍尼认为,庞大的体型在进化中有很大的优势,比如它们更不容易成为其他种类恐龙的猎物,以及在交配时候比同类竞争对手更有优势,这和现在的大象不容易成为其他食肉动物的猎物,以及身躯大的大象在交配中具有优势是一样的。

共5页: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别以为炸弹是人类的专利,自然界也有着生物炸弹。日前台南曾发生过抹香鲸爆炸事件,鲸鱼的尸体与残害炸的满街都是,还...
    奇闻怪事奇闻指数:359
  • 世界上有许多奇异的自然现象,这些现象极为罕见,有些只发生一瞬间根本难以捕捉到画面,最为出名的要数妖精现象,整个...
    奇闻怪事奇闻指数:352
  • 日前,谷歌开发了一款叫做谷歌地图的软件,可以通过卫星实时的看到地球上的景象。之后有人伊拉克的国土上发现了一块血...
    奇闻怪事奇闻指数:286
  • 丧葬习俗是我国延续几千年的历史文化习俗,人们对葬礼极为重视,但由于如今土地资源缺稀,使得国家不得不出台新的丧葬...
    奇闻怪事奇闻指数:261
  • 奇闻怪事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