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发现蘑菇状神秘生物 语言与生物进化相似(5)




宇宙神秘的“复仇女神”藏在何处

据媒体报道,美国宇航局(NASA)太空望远镜WISE探测到了数以千计的新恒星,但这些发现中却并没有假想太阳系天体“复仇女神”(Nemesis,译者注:也称黑暗伴星)的身影。

黑暗伴星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凯文·卢迈(Kevin Luhman)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外太阳系可能并没有大的气体行星,或者小型伴星。”

    卢迈的研究发现了762个新星体,但是在1万个日地距离内(天文单位:AU;1AU约为1.5亿千米),并没有发现土星大小的天体;在26000个日地距离内,也没有找到任何木星大小的星体。

    加州理工学院NASA红外处理分析中心戴维·柯克帕特里克(Davy Kirkpatrick)的研究项目,发现了3525颗新恒星及褐矮星,其中部分与卢迈的发现重合。褐矮星个头比行星大,但大小去不足以维持内核的核聚变成为真正的恒星。因此,这些褐矮星相对黯淡,观察起来更具挑战性。

    柯克帕特里克表示:“我们发现的星体,此前几乎完全被忽略了。”新发现中包括非常接近的恒星,比如距离诺玛星座(Norma)仅20光年的星星。去年一份研究WISE数据的研究发现了一对距离地球仅6.5光年的褐矮星,这也成了最近100年间发现的距离最近的恒星系。

    然而“黑暗伴星”是否存在隐藏在众多的行星之中的呢,这需要更多详细的研究。




43.74亿年前最古老岩石 形成于月球诞生之前

科学家在西澳大利亚发现的远古锆石晶体已有43.74亿年历史,表明了它所在的这个地方的岩石,是地球上的最古老的岩石。这意味着地球开始形成地壳的时间比以前认为的早得多。

  维勒及其同事以前利用铀-铅同位素测年确定一个锆石晶体样本(编号为01JH36-69)的年代,这块岩石是15年前在位于澳大利亚佩思北部800公里的杰克山的变质砂岩里发现的。铀以已知的特定速度放射性衰变成铅,因此可以根据样本里的铀转变成铅的比率,确定样本的年龄。

  论文作者借助原子探针层析技术确定了分析结果并未产生任何误差。维勒说:“我们既发现了铅耗尽的区域,也看到了铅大量聚集的区域,因此我们测量的比率是平均值。我们得到了铀母体到铅子体转变的真正比率,因此我们也得到了它们的真正年龄。”据麻省理工学院的塞缪尔-鲍林教授说,他们确定的年龄接近导致月球诞生的那次撞击和地壳形成之间的时间间隔。

共8页: 上一页12345678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奇闻怪事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