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怀绝技,适者生存
能在沙漠中央生存,似乎是个奇迹。早期的探险家把这里描述成一片空荡荡的沙海,激起人们无尽的想象,但撒哈拉并不是死气沉沉的。大沙漠是由沙丘、山峦、碎石滩光秃秃的岩石组成的,沙丘只占表面积的15%。每种栖息环境都带来不一样的生存挑战,同时也为不同动物提供生存机会。
晴朗的夜晚,在沙漠中央,温度会跌到13摄氏度。可一破晓,又会回升到40度,冷血爬行动物就从朝阳的光线中获取能量。沙鱼其实是一种蜥蜴,只在撒哈拉才有。光滑的皮肤、铲子般的足、楔子状的嘴,都说明它身怀绝技。
沙鱼是角蝰的主要猎物,后者是沙漠里最可怕的捕食动物之一,有人也把它叫做侧进蛇。但沙鱼非常聪明。它知道角蝰的眼睛不会放过最细小的动静,所以在体温过低的时候,它没有选择逃跑。原来,它的绝招就是潜在沙子里,等待沙尘暴的到来,从而脱离险境。
在这片大沙海里,白天气温会不断上升,形成湍流,紧接着掀起沙尘暴。这时,沙粒就变得像子弹一般,杀伤力极大。角蝰只有一个选择,就是撤退。长时间暴露在沙尘暴中,对它来说非常危险。等沙尘暴结束,沙子的温度已经高达摄氏50度以上。
突尼斯沙漠蚁却似乎不怕热,即使烈日当空,它们仍然忙于修补被沙子打坏的蚁巢。任务完成后,它们就出发去觅食,目标是任何被酷热击倒的动物。蚂蚁最远会离开巢穴100米觅食,它们的猎物五花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