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黑暗时期”发现高红移星系 迄今132亿年(2)

对早期宇宙采用“引力透镜“效应进行观测是哈勃星系团引力透镜与超新星巡天计划的一部分,哈勃空间望远镜携带的先进巡天相机(ACS)与广域行星相机只在四个波段上对MACS 1149-JD星系进行观测,因此随着斯皮策红外空间望远镜携带的红外阵列相机(IRAC)的加入,使得这项发现有了更加坚实的基础。距离我们非常遥远的高红移天体大多数都超出了当今世界上最大望远镜的观测极限,因此若要捕捉到早期宇宙中的神秘天体,天文学家们就需要依靠“引力透镜”效应来发现它们。

该现象早在一个世纪前就被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所预言,他认为巨大的前景天体引力场将会扭曲或放大来自背景星系的光线,因此一个巨大的星系团引力场介于银河系与早期宇宙的星系之间就可以将后者的光线放大,使得MACS 1149-JD星系的亮度较之前观测的增加了大约15倍。基于斯皮策红外望远镜和哈勃望远镜的观测数据,天文学家认为MACS 1149-JD星系的年龄小于2亿岁,而且质量和星系盘都较小,非常紧凑,只有我们银河系质量的1%。

事实上,早期宇宙中的星系都普遍较小,然后它们会逐步发生合并,最终演化成现代宇宙中常见的大星系。早期宇宙中演化出现的第一批星系可能在宇宙再电离时期中扮演着重要作用,其发出的光线标志着宇宙“黑暗时期”的结束。大约在大爆炸发生后的40万年左右,逐渐冷却下来的粒子形成了中性氢气体,直到数亿年后第一批星系释放出的亮光才照亮了宇宙。科学家认为早期宇宙中星系释放的能量可能介入了中性氢的游离过程,使得宇宙中的物质发生了第二次相变,即失去一个电子成为电离态。

对此,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科学家莱昂尼达斯·莫斯塔卡斯(Leonidas Moustakas)认为:“从本质上讲,再电离期照亮了宇宙。”作为哈勃空间望远镜的继任者,美国宇航局打造的新一代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原定于2018年升空,将研究宇宙中第一批恒星和星系的诞生及其演化,而早期宇宙中的星系可能会是首要的观测目标。

本项研究的另一位合著者、"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物理学和天文学教授霍兰德·福特(Holland Ford)认为探索宇宙前沿知识是非常令人兴奋的。对宇宙大爆炸后仅数亿年的天体观测时宇宙学最前段的探索之一,而郑伟博士则致力于对早期宇宙中的另一类高红移天体(类星体)的观测,通过这项研究使得我们目睹了“婴儿宇宙”所发生的事件
文章推荐:智利复活岛 珍惜动物 玛雅考古新发现 天坑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黑洞是由于恒星的爆炸死亡而形成的,其中巨大的质量和引力让所有被吸入的东西甚至是光都无法逃脱。但是你知道吗,有种...
    宇宙探索奇闻指数:335
  • 我们生活的地球只是庞大宇宙里的几位渺小的存在,宇宙从诞生到现在还在不断的演变,宇宙年龄到底有多大呢?对于地球与...
    宇宙探索奇闻指数:273
  • 我们都知道宇宙是由大爆炸而诞生的,但是在大爆炸之前,我们的宇宙又是什么呢?而我们现处的宇宙之外是什么呢?这些问...
    宇宙探索奇闻指数:253
  • 以人类目前的科技,还无法完全理解黑洞的原理。宇宙中有许许多多的黑洞,人类观测到许多极为庞大的黑洞,是太阳质量的...
    宇宙探索奇闻指数:245
  • 宇宙探索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