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有新方法寻找“新地球”

寻找一个“新地球”,也就是太阳系外类似地球的宜居行星,一直是天文学家的梦想。三名巴西科学家日前在新一期《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上发表报告说,一种新方法或许有助于寻找“新地球”。

  自上世纪90年代初探测到第一颗太阳系外行星以来,天文学家已在人类熟悉的星系外发现超过800颗行星,但其中仅有很少数存在宜居可能性。此前天文学家主要依靠美国航天局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但今年“开普勒”已因故障而不能再寻找太阳系外类地行星了。

  由巴西帕拉伊巴大学的塞尔霍斯特、巴尔博萨以及麦肯锡大学的瓦里奥提出的新方法属于凌日法,即通过观察恒星亮度在有行星飞越其表面时发生的细微变化来确认行星。“开普勒”太空望远镜用可见光波段的传统凌日法观测,但巴西科学家提出可以在17G赫的微波波段观测:当行星越过恒星时,地球上观测恒星的微波辐射“亮度”会发生变化。

  寻找“新地球”的一个难点在于,现有观测手段即使能发现太阳系外行星,也很难区分类似地球的石质行星和类似木星的气态巨行星。但巴西科学家发现,两者对恒星微波辐射的影响有明显差异,这就解决了上述难题。

  科学家认为,智利阿塔卡玛沙漠中海拔5000米高的阿尔玛天文台中的射电望远镜网,可以探测一些体积小于太阳的恒星周围是否存在宜居行星。这一射电望远镜网能同时扫描成千上万颗恒星,而且恒星越活跃,阿尔玛天文台的望远镜也会越敏感。

  如果新方法可行,科学家将在阿尔玛天文台进行长期观测以寻找新的宜居行星,同时填补“开普勒”退役后深空探索的空缺。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黑洞是由于恒星的爆炸死亡而形成的,其中巨大的质量和引力让所有被吸入的东西甚至是光都无法逃脱。但是你知道吗,有种...
    宇宙探索奇闻指数:335
  • 我们生活的地球只是庞大宇宙里的几位渺小的存在,宇宙从诞生到现在还在不断的演变,宇宙年龄到底有多大呢?对于地球与...
    宇宙探索奇闻指数:273
  • 我们都知道宇宙是由大爆炸而诞生的,但是在大爆炸之前,我们的宇宙又是什么呢?而我们现处的宇宙之外是什么呢?这些问...
    宇宙探索奇闻指数:253
  • 以人类目前的科技,还无法完全理解黑洞的原理。宇宙中有许许多多的黑洞,人类观测到许多极为庞大的黑洞,是太阳质量的...
    宇宙探索奇闻指数:245
  • 宇宙探索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