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微子阐释了星系团与宇宙背景辐射间分歧(3)

  一直以来,理论家都认为惰性中微子可能存在,不过迄今为止关于惰性中微子的证据一直难以捕捉。从最近一些粒子加速器实验中获得的提示表明,它们确实存在。“真正有意思的是,根据Battye和Moss的研究,这种惰性中微子的质量和其他实验所看到的一致。”Formaggio说,“我觉得人们正在开始研究这些数据并且断定或许惰性中微子真的存在。”

  无独有偶。另一项支持惰性中微子想法和中微子质量应该更重的研究,也发表在同一期《物理评论快报》上。这项由芝加哥大学Mark Wyman领导的工作,同样研究了普朗克数据和星系团之间的张力问题,并且得出了与Battye和Moss相似的结论。

  曾经在若干年里,人们认为中微子是完全无质量的,但关于它们能互换“味”的发现又证明中微子至少有一点点质量。每一种“味”的状态被认为是3种中微子未知质量的混合,目前被称为m1、m2和m3。这种混合便是为何经过一段时间,任何一种“味”都有机会变成其他“味”的原因所在。Formaggio解释说,只有质量状态彼此不同,这种转换才有可能发生;而只有中微子的质量非零,这种质量上的不同才有可能。

  那些想在中微子变换“味”时将其捕获的试验能够帮助确定中微子质量间的差异,并且告诉人们哪个会更重一些,也就是所谓的中微子质量层级。最近,一项被称为NuMI离轴中微子实验(NOvA)的类似研究测量了产生的首批中微子。该试验在芝加哥附近的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生成了一束中微子,然后将其发送至两个探测器——一个靠近费米实验室,一个在800公里外的明尼苏达灰河。一开始,所有的粒子都以μ中微子形式存在,但有极少数在到达遥远的探测器时已经变成了电子中微子,从而产生一种不同的特征径迹。这种情况发生的频率与电子中微子和μ中微子质量间的差异有关。

共4页: 上一页1234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黑洞是由于恒星的爆炸死亡而形成的,其中巨大的质量和引力让所有被吸入的东西甚至是光都无法逃脱。但是你知道吗,有种...
    宇宙探索奇闻指数:335
  • 我们生活的地球只是庞大宇宙里的几位渺小的存在,宇宙从诞生到现在还在不断的演变,宇宙年龄到底有多大呢?对于地球与...
    宇宙探索奇闻指数:273
  • 我们都知道宇宙是由大爆炸而诞生的,但是在大爆炸之前,我们的宇宙又是什么呢?而我们现处的宇宙之外是什么呢?这些问...
    宇宙探索奇闻指数:253
  • 以人类目前的科技,还无法完全理解黑洞的原理。宇宙中有许许多多的黑洞,人类观测到许多极为庞大的黑洞,是太阳质量的...
    宇宙探索奇闻指数:245
  • 宇宙探索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