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地球6光年的巴纳德星不适合宇宙生命

 据媒体报道,最近数个国际天文学家小组在探索适合人类居住的系外行星时对红矮星进行了分析,认为在这种M型主序星并不会膨胀成红巨星,进而摧毁内侧轨道的行星,而且有着相对较低的温度和缓慢的核聚变,这也意味着更长的寿命。在任何一颗恒星周围都存在以地球生命为基准的“可居住区”,这里的温度可使得液态水存在于行星表面。

 

  如果行星轨道介于可居住区与恒星之间,那么水分就会被高温蒸发掉,反之若远离可居住区水分就会被冻结。距离恒星太近或者太远对于寻找液态水而言都是极端的轨道环境,只有适合的温度才能满足液态水的存在。因此,在恒星周围可居住带上寻找岩质行星是天文学家和天体生物学家的兴趣所在,这些体积相对巨型气态行星而言较小的岩质世界能满足液态水的存在,进而也可能存在外星生命。

  太阳系内的可居住带范围最远端可达到火星轨道,这里的轨道环境较冷,而最近端为金星轨道附近,这里的温度条件较热。诸如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开普勒系外行星探测器以及陆基望远镜阵列都在寻找真正适合居住的行星世界。虽然我们定义的恒星可居住区具有较大的范围,而且在宇宙的尺度上可能相当普遍,但迄今只有我们居住的地球适合生命。因此,科学家们开始寻找特征接近地球的行星,通过轨道望远镜的观测,最终我们可能掌握一些关于系外行星世界的线索。

  在我们的宇宙中寻找具有潜在外星生命的行星强大驱使动力为发现“地球2.0”行星的信号,此外科学家们也对发现另一个适合人类居住的行星系统充满了好奇。如果寻找到这样的行星系统,那么对于未来的星际航行而言也就寻找到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航行目的地。从这点出发,“地球2.0”行星也将成为人类文明的第一个外星殖民地。

共3页: 上一页123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黑洞是由于恒星的爆炸死亡而形成的,其中巨大的质量和引力让所有被吸入的东西甚至是光都无法逃脱。但是你知道吗,有种...
    宇宙探索奇闻指数:335
  • 我们生活的地球只是庞大宇宙里的几位渺小的存在,宇宙从诞生到现在还在不断的演变,宇宙年龄到底有多大呢?对于地球与...
    宇宙探索奇闻指数:273
  • 我们都知道宇宙是由大爆炸而诞生的,但是在大爆炸之前,我们的宇宙又是什么呢?而我们现处的宇宙之外是什么呢?这些问...
    宇宙探索奇闻指数:253
  • 以人类目前的科技,还无法完全理解黑洞的原理。宇宙中有许许多多的黑洞,人类观测到许多极为庞大的黑洞,是太阳质量的...
    宇宙探索奇闻指数:245
  • 宇宙探索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