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远古时期,到底有没有月亮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部张旸主任表示,从天文学的角度来看,月亮虽然比地球“生”得晚,但也晚不了多久,在人类出现的时候,天空的月亮和现在看起来应该没有太大区别。
神话中的“天”可能指月
难道月亮曾经“大如天”?
在神话中,有大量关于“天”的记载。所以也有人提出,上古神话中其实有月亮,只是当时它不叫月亮,而叫“天”。而之所以称它为“天”,是因为月亮曾经离地球很近,看起来和“天”一样大。而后这个“天”因为某种原因,逐渐离开了地球,越升越高,终于到达现在的位置上,人们才给它起了一个新名字——月亮。
对与这样的说法,张旸告诉记者,根据现在的天文学理论,在月亮形成的初期,距离地球有可能只有几万公里,如果有人类能看到,那么月亮看起来的确是非常大的。只不过那时人类并未诞生,所以不可能有人类看到“大如天”的月亮。
张旸介绍,目前在科学界对于月亮的起源有四种说法,分别为:分裂说、同源说、俘获说、撞击说等。分裂说,即月球是从地球中分裂出来的;同源说为月球与地球在太阳星云凝聚过程中同时“出生”;俘获说认为地球和月球处在太阳星云的不同部位,由化学成分不同的星云物质凝聚而形成,当月球运行到地球附近时,在地月距离为10个地球半径的范围内,月球可能被地球俘获而成为地球的卫星;撞击说为地球早期受到一个火星大小的天体撞击,撞击碎片最终形成了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