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展示宇宙最早期大质量恒星死亡过程(2)

  这项研究工作严重依赖于CASTRO程序包,这是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计算研究所(CRD)开发的一款天体物理学程序包。有关这项研究的最新进展已经刊载于近期出版的《天体物理学学报》上。

  第一代恒星尤其让科学家们感兴趣,因为它们产生了最早的重元素,这里所说的重元素是指所有那些原子量大于氢和氦的元素。当死亡来临,它们便将自己产生的所有重元素洒向周围的太空,从而为后续的世代的恒星,乃至星系的诞生奠定基础。通过对这些最早期恒星死亡模式的进一步了解,科学家们希望更好的搞清楚我们今天所处的这个宇宙是如何成型的。

  程克钧(音译:Ke-Jung Chen)是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的博士后,也是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他表示:“我们发现存在一个狭窄的窗口,在此范围内恒星可以完全被炸毁而不会留下黑洞,在此之前还从未有人提出过这样的机制。但如果没有NERSC提供的资源,我们可能还将需要长得多的时间才能得到这一结果。”他说:“从用户的角度来看,这一设施的运行非常高效,是做科学非常方便的地方。”

  为了模拟原始恒星的生命周期,研究组运用了一种一维恒星演化程序代码,名为“KEPLER”。这一程序设计中考虑了一些恒星演化的关键过程,如核燃烧以及恒星对流等机制。另外还加入了针对大质量恒星的一些特点,如元素的光致裂变,电子-正电子产生以及特殊相对论效应。研究组同时还考虑了广义相对论效应,这对于具有1000倍以上太阳质量的超级恒星而言是必须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们发现那些质量介于5.5万~5.6万个太阳质量的超级恒星寿命约为169万年,此后便会开始在广义相对论效应作用下变得不稳定并开始塌缩过程。随着恒星塌缩,其内部开始快速合成重元素,如氧,氖,镁以及硅等等。这一过程会释放大量能量,这股强大的能量压过了让恒星保持整体存在的引力作用,终于造成恒星塌缩中断并发生剧烈爆发——超新星爆发出现了。

共4页: 上一页1234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黑洞是由于恒星的爆炸死亡而形成的,其中巨大的质量和引力让所有被吸入的东西甚至是光都无法逃脱。但是你知道吗,有种...
    宇宙探索奇闻指数:335
  • 我们生活的地球只是庞大宇宙里的几位渺小的存在,宇宙从诞生到现在还在不断的演变,宇宙年龄到底有多大呢?对于地球与...
    宇宙探索奇闻指数:273
  • 我们都知道宇宙是由大爆炸而诞生的,但是在大爆炸之前,我们的宇宙又是什么呢?而我们现处的宇宙之外是什么呢?这些问...
    宇宙探索奇闻指数:253
  • 以人类目前的科技,还无法完全理解黑洞的原理。宇宙中有许许多多的黑洞,人类观测到许多极为庞大的黑洞,是太阳质量的...
    宇宙探索奇闻指数:245
  • 宇宙探索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