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们所关注的是其中含铁矿物捕获的磁场,磁场强度约为54微特斯拉(micro-tesla)。和地球表面磁场强度相似,其范围为25-65微特斯拉。巧合的是,之前测量的许多陨石也有着相近的磁场强度。但是目前的理解是,这些测量受到了地球磁场的影响,甚至受到了陨石收集者手部磁铁的影响。
德施说:“在最新的实验中,在陨石球粒中探测到了之前从未探测到的磁性物质。从中可以看出,每一个陨石球粒都像是一根条形磁铁一样被磁化,但是其‘北极’却指向随机方向。”他说这说明在它们进入陨石之前就已经被磁化了,并不是在地球表面才被磁化。
冲击波
德施解释说:“我对此的模型表明,冲击波经过太阳星云,使得大部分陨石球粒都受热融化。”根据冲击波的强度和大小来看,背景磁场可能最多被放大至30倍。他说:“由于测量到的磁场强度约为54微特斯拉,这表明在太阳星云中的背景磁场强度范围可能是5-50微特斯拉。”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关于陨石球粒如何形成的想法,例如关于太阳星云的磁耀斑(magnetic flares),以及在穿越太阳磁场过程中形成,等等。但是这些机制所要求陨石球粒中的磁场强度都比Semarkona样品中的磁场强度高出许多。
从此来看,这支持了这种观点:冲击波在太阳星云中形成了陨石球粒,其位置在如今的小行星带上,距太阳的轨道距离约为地球的二至四倍。德施说:“这是第一次真正准确可靠地对地球形成时期的磁场进行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