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毁灭探秘:科学家揭示宇宙毁灭全过程(6)

如果宇宙的膨胀加速度保持恒定(事实上现有的理论通常也是这么认为的),那么通过造父变星和通过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得到的观测结果应该是可以相互吻合的。但实际情况却并不是这样。对此,一种可能的解释是导致宇宙加速膨胀的暗能量的密度有可能是随时间增加的,这样导致的结果将是整个宇宙最终在“大撕裂”中灭亡,而不是现在很多学者所认为的“热寂死亡”。

怀特表示:“这真是非常激进的观点,但是它的确是在我们探索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的可能性之一。”

惰性中微子和引力波

普朗克探测器的最新结果已经否决了惰性中微子假说的可能性。这种设想中的粒子是理论物理学家们提出来用以解释暗物质成分的。根据普朗克的探测结果,暗物质构成了宇宙中所有物质总量的大约84.5%。

此前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探测已经证明宇宙比原先设想的更加平滑。这就给所谓的“惰性中微子”留出了存在的空间。物理学家们设想这是一种比传统的三种中微子,即电子中微子、μ中微子和τ中微子更加难以捉摸,因此它可以将能量从宇宙的一处传递到另一处而不会像普通物质那样受到阻碍。然而此次普朗克给出的最新的更高精度的结果证明宇宙的粗糙程度完全可以用三种中微子来解释,不需要用到第四种中微子类型。

最后,这份生日大礼包里还夹带着一张欠条:普朗克望远镜之后将会进一步发布数据,提供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在不同方向上,即偏振方向的震荡分布地图。这将提供宇宙在早期膨胀阶段产生引力波的线索。而这些都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中所预言的关键性部分,但到目前为止我们对此仍然了解甚少。目前为止普朗克望远镜已经收集了这些偏振数据,按计划欧洲空间局将在明年年初对外发布。

新数据揭示宇宙命运:或在大撕裂中灭亡
普朗克最新数据绘制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地图,可以看到神秘的“邪恶轴心”(白色线)以及诡异的低温区域(白色圈出),宇宙学家们认为后者可能是另一个宇宙与我们所在宇宙之间的碰撞产生的结果

共6页: 上一页123456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黑洞是由于恒星的爆炸死亡而形成的,其中巨大的质量和引力让所有被吸入的东西甚至是光都无法逃脱。但是你知道吗,有种...
    宇宙探索奇闻指数:335
  • 我们生活的地球只是庞大宇宙里的几位渺小的存在,宇宙从诞生到现在还在不断的演变,宇宙年龄到底有多大呢?对于地球与...
    宇宙探索奇闻指数:273
  • 我们都知道宇宙是由大爆炸而诞生的,但是在大爆炸之前,我们的宇宙又是什么呢?而我们现处的宇宙之外是什么呢?这些问...
    宇宙探索奇闻指数:253
  • 以人类目前的科技,还无法完全理解黑洞的原理。宇宙中有许许多多的黑洞,人类观测到许多极为庞大的黑洞,是太阳质量的...
    宇宙探索奇闻指数:245
  • 宇宙探索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