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揭秘神曲洗脑根本原因:“耳虫”现象

从很久很久以前的“我爱你,爱着你,就像老鼠爱大米”,到“骑马的汉子,你威武雄壮”,再到“你是我的小呀小苹果儿”,有些“神曲”就像病毒一样侵袭你的耳朵、整天回旋在你的脑子里。


科学家揭秘神曲洗脑根本原因:“耳虫”现象

  西方将这种现象称作“耳虫”(earworm):脑子里满是一首歌的旋律,嘴里不由自主地哼出来,走哪儿跟哪儿。

  根据国际音乐理解与认知大会的数据,91%的人每星期都会至少有一次的“耳虫上脑”经历,其中四分之一的人每天都会,每次时间一般会持续八秒钟。

  科学家对这种现象也感觉十分迷惑,但研究起来却难度很大,因为没有办法能确定一个人在什么时候会被“神曲洗脑”。

  纽约大学心理学及神经科学教授大卫·珀佩尔表示,所谓耳虫发作有很多诱因:记忆、特殊环境、甚至是偶然的环境刺激。他认为可能是某个地点、或者是能激发人某种强烈情感的情形让人突然想起某首歌。

科学家揭秘神曲洗脑根本原因:“耳虫”现象

  但也有研究人员认为,环境并不是第一重要的刺激因素。

  伊丽莎白·玛格丽丝是美国阿肯色大学音乐感知实验室负责人。她认为,耳虫现象可能和音乐如何影响人脑的运动皮质层有关。当人听音乐的时候,人脑的这个区域活动增强,尽管人可能还坐在那儿不动,脑海里已经“动”了起来。

  反复听一首歌也会“孕育”耳虫。整体来看,只有10%的听歌时间听的是新歌。当一首歌听了四到五遍以上,一般人都能对曲调熟悉起来,能感知到一个音符之后是什么音符。

科学家揭秘神曲洗脑根本原因:“耳虫”现象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的詹姆斯·克莱瑞斯研究音乐对记忆的影响。他认为,乐曲的结构是决定“洗脑指数”的关键因素,不可否认的是那些简单、重复甚至多少带一些“不和谐”色彩的曲调更容易被大众熟知,也就是人们平时说的“上口”。

  瑞士卢塞恩大学应用科学与艺术系的研究人员曾分析了50多首流行歌曲,被不同人提到三次以上的曲调被认定为“耳虫”。结果发现,耳虫曲调中的音符节拍通常较长、音程较小,不懂得乐理知识的人可能会不明觉厉,这两个特点在艺术家看来非常容易理解,即有这两个特点的乐曲难度低、唱起来更容易。

  研究人员还发现,人在疲惫、压力大或是愣神儿的时候容易脑子里唱歌,平日比较神经质、有轻度强迫症的人更容易耳虫上脑,持续时间也更长。

共2页: 上一页12下一页

不推荐你看的:

  • 据说天气是地球心情的写照,在地球的生态环境遭到人类的大肆破坏后,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怪异天气,比如 空中降鱼 或者...
    自然之谜奇闻指数:514
  • 网上那些地面如同镜子倒影天空的照片并不是PS出来的,而是真实存在的旅游景点。那个地方叫做乌尤尼盐沼,被人们称为是...
    自然之谜奇闻指数:413
  • 中国虽然人口众多,但因一些地区环境恶劣无法居住,所以也有很多荒无人烟的地方。其中最出名的是中国四大无人区,它们...
    自然之谜奇闻指数:559
  • 长江是世界上第三的长河,其中最知名的景点莫过于长江三峡了。很多人都不知道长江三峡是哪三峡,连第一个瞿塘峡可能就...
    自然之谜奇闻指数:328
  • 自然之谜排行(TOP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