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通过“PFSS”(势场源表面)模型——基于太阳表面磁场测量而构建的太阳大气磁场模型——绘制了这张磁场图。原始图像以171埃的极端紫外线波长拍摄而成,人眼看不到这类光线,但研究人员用金色在图中描绘了出来。
研究人员并不完全确定太阳磁场从哪里发出,其源头可能接近太阳表面,也可能深埋于太阳内部。
壮丽的太阳磁场线图
为了了解太阳磁场,天文学家对太阳表面的物质进行观察。太阳由等离子体构成,这是物质的一种类气态状态——电子和离子分离,产生超热的带电粒子混合物。当带电粒子移动时,它们会自然而然地产生磁场,而这又反过来对粒子的运动方式产生额外作用。太阳的等离子体引发了一种复杂的因果关系系统,太阳内部的等离子体流引发了太阳磁场。该系统被称为“太阳发电机”。
目前,科学家尚不完全理解太阳磁场,包括它到底如何产生、太阳深部的磁场结构如何。不过,科学家还是知道了不少,比如太阳磁场会引发大约11年的活动周期。随着每一次喷发,太阳磁场都会趋于平滑,直至达到最简状态——此时为太阳极小期,即太阳活动最不频繁的时期。自那之后,太阳磁场会变得越来越复杂,直到在太阳极大期时达到巅峰。
在太阳极大期时,磁场形状很复杂,遍布大量小型结构——即活跃区域。在太阳极小期时,磁场较弱、且集中于两极,其结构非常平滑,不会形成日斑。两者对比如下图所示。
目前,太阳正处于一个多世纪以来最平静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