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刘彤杰告诉记者,自2013年12月成功落月并开展巡视勘察以来,嫦娥三号探测器搭载的8台科学载荷陆续开展了“测月、巡天、观地”的科学探测,分别取得如下成果:
获得首幅月球剖面图——“嫦娥三号”开展了着陆区月壤内部与月壳浅层结构探测。超宽频带测月雷达采用“边走边探”方式,帮助人们获得着陆区月壳浅层330米深度内的剖面结构特性及地质演化图,这是国际上首幅月球地质剖面图。

“利用月球车上全部4台科学仪器的探测数据,研究人员还在国际上首次揭示月球雨海区的火山演化历史。”刘彤杰说。
首次在月球巡视太空——利用月球无大气影响及月球连续观测周期长的特点,首台月基光学望远镜在月面上对多个天区实现3900多个小时近紫外天文观测,已获得18.7万幅图像数据。
“还得到一批重要密近双星完整的紫外光变曲线,获取了月球外逸层水含量的最新结果。”刘彤杰说。